返回

1994:菜农逆袭

关灯
护眼
第367章 蓄势待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原来前年他们就接近成功了。

    听完陈家志总结的西兰花种植技术要点后,敖德海又莫名多了些信心。

    知道了前年种植失败的原因后,对未知的东西就不再那么恐惧。

    陈家志又把其余点揉碎了给敖德海细说。

    除了变色时用叶片盖花球,刚结球时打掉老叶黄叶侧枝再追肥也很重要,这能减少植株营养的浪费,让花球生长的更快更大。

    从而提高最后的合格率。

    日商在国内采购西兰花时只有20%的产地合格率并不是他危言耸听,而是亲身经历。

    直到后面日商又增加了产地开发的渠道模式,提供更详细的技术指导和种子,合格率才直线上升。

    不过当下的低合格率也让竞争没那么激烈,价格更高,何况还有提早上市的优势。

    这让陈家志对这批西兰花有更高的期待。

    聊完西兰花种植,陈家志又问起了菜场的其它蔬菜以及销售。

    敖德海起身给他添了杯水,“简单说,种的比较杂,能种的菜都打算试试,只是市场还不够稳定。”

    卖菜是敖德海的弱点,何况他还要管基地。

    “卖菜是谁负责?”

    “戚永锋,他经验比较丰富。”敖德海补充道:“卖菜小组一共3个人。”

    “永锋卖菜也还行。”

    好歹经过了陈家志亲传,也见证了他的高光时刻,戚永锋市场经验更丰富。

    沉吟片刻,陈家志又说:“我会在这边呆几天,跟着去卖两天菜,后面再开会讨论。”

    “好。”

    二月下旬的上海白天体感温度还比较舒适,下午时陈家志带着李秀和儿子在菜场来回走了好几圈。

    但等到了凌晨,就冷多了。

    不过对于卖菜人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上海基地也买了辆轻卡,同样是跃进,便宜耐用又能装,这晚上也装满了一车菜。

    菜心、上海青、菠菜、板叶荠菜、大叶茼蒿、包菜……

    种类五花八门,感觉冬天能种的菜都快齐全了。

    陈家志拉开车门,爬上了驾驶室,“永锋,菜这么杂,你卖菜时就没感觉很头疼吗?”

    “痛,太痛了!”

    戚永锋夸张的表达着,“但是共同做下的决定,有苦也只能先扛着,慢慢再解决应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