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4:菜农逆袭

关灯
护眼
第367章 蓄势待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环顾一圈,扫视着略显沉默的几个老人,点名道。

    “黄山,说说你的想法?”

    黄山坐在一棵树边,目光有些躲闪,“我听老板和场长的安排。”

    这答案勉勉强强吧。

    陈家志也清楚,来上海几个月了,最擅长种植的菜心、芥兰在上海的消费需求较低。

    种其它菜吧,也赚不到钱,提成和奖金上不去,对兴致勃勃跟随而来的人都是不小的打击。

    还不如留在江心菜场呢。

    反倒新员工没有这种感觉。

    甚至很疑惑,菜场收入不错了,发工资又准时,还想要啥?

    陈家志拍了拍手。

    “所有人都该知道了,菜场繁育了大量西兰花种苗,计划种植200亩,占菜场40%的面积,马上就要移栽,很重要,关系到菜场上半年的收入,也关系到你们的收入。”

    “在座有不少人跟了我一两年了,应该清楚我这两年还没判断错过行情!”

    “这次种植西兰花的计划,也是经过缜密分析做出的决定,我非常有信心!”

    “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听敖场长指挥,把技术要求执行到位,尤其是这200亩西兰花,只要种好了,提成和奖金都少不了!”

    他说完后,胡春梅、戚永锋、黄娟、赵玉几个人都率先响应。

    从东乡菜场开始,几人就见识到了陈家志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如今听了后,信心高涨,连带着其余人也兴奋起来。

    跟着陈家志又让敖德海安排西兰花种植,以及讲解技术要求……

    之所以着重强调西兰花,只因为需要一次大胜来抬升士气。

    只要能赚钱,队伍就很好带了。

    队伍好带,有干劲,就更有信心和耐心去培育开拓菜心、芥兰市场。

    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很快,上海基地就开始移栽西兰花。

    陈家志在现场盯了半天后,便带着妻儿去了城里游玩。

    …

    清晨,同兴泰菜栏。

    来看菜的客户逐渐增多,夏有车也进入了喊价卖菜的模式。

    春节过后,市场行情有所回暖,各种蔬菜成交得很快。

    “老板,你芥兰呢?”

    “卖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