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4:菜农逆袭

关灯
护眼
第373章 感觉亏了一座育苗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笑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元谋育苗场供制繁种育苗局势打开了,今年订单趋势很好。”

    “那还真是好消息。”

    方学林算是明白老板为何匆匆来找他,这是来催进度的。

    而得知了基质进展后,陈家志关于下一步的规划就有了分歧。

    除了早就定好了的增城菜心,下一步是先围绕深城建基地,还是先投资基质生产厂房?

    …

    次日。

    育苗场开启了嫁接工作。

    由于提前做了培训和分配,嫁接工有序入场嫁接。

    一开始效率不太理想,但只要量够大,熟练度很快就能练起来。

    关键是嫁接苗的成活率。

    所以还不能一味提高嫁接速度,技术员也得时刻检查嫁接过程。

    一般而言,蔬菜苗在嫁接后7~10天便可以初步确认是否成活。

    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来。

    而且,成活率除了与手法有关,还与嫁接后的管理有很大关系。

    “老方,我们的设施设备还是过于简陋~”

    在苗场检查时,大棚两侧已揭开通风,头上还盖了遮阳网降温。

    方学林打量了眼有序忙碌的工人,“我感觉还行,这次的育苗任务肯定能完成。”

    两人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在陈家志的视角里,一整个嫁接过程都显得有些散乱。

    尤其是嫁接好的穴盘苗就那么放在大棚里,没有得到好的管护。

    陈家志边走边暗自规划,最好能有个嫁接流水线,有嫁接台,有嫁接愈合室~

    最后组成一个集约化的育苗工厂。

    这又需要一大笔钱。

    即使蔬菜行情还在持续,菜场赚钱能力仍旧不俗,但他也还支撑不起他的想法。

    出了育苗场,原本一片碧绿的菜场上也出现了大片土壤的颜色。

    随着采收的一箱箱芥兰、菜心都陆续入库或者换成了钱,菜场也逐渐进入了新一轮的翻耕。

    不一会儿,陈家志来到了冷库。

    “王虹,冷库还有多少芥兰没出?”

    库管王虹不假思索的说:“差不多160吨,加上还没入库的,最多6天这茬芥兰就卖完了。”

    陈家志:“还是太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