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4:菜农逆袭

关灯
护眼
第298章 方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从第一个月几百块,到后面破千,1月份拿得最多,有两三千块,但开销也大,光是学车和打点关系就花了不少。

    陈正旭和李才还一人花一千多块钱买了件皮衣。

    总得来说,存了些钱,但远没有一万块钱。

    回想这一个月的历程,这种感觉真的很爽!

    对陈家志来说,其实可以少给三人发点工资,比如说一人五千也足够了,在这年代也是妥妥的高工资。

    但他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三人也都看在眼里,钱给少了,反而显得小气。

    何况这三人都是他挑选出来的,人品值得信赖,陈正旭和李才也是亲戚朋友中最有才干的几人之一。

    这大半年时间下来,也证明他没看错人。

    陈正旭沉稳,但又有年轻人的热血,长期坚持拜访客户,也始终游走于市场,熟知各个档口的常卖蔬菜,也了解市场行情,在配送上更是把他说的‘靠谱’记在了心上,风雨无阻的服务客户。

    李才独自外出了半个多月找货,陈家志还没来得及和他聊,不知其中细节,但连续发了十几二十车菜回来,这做不得假,在市场上卖菜更是如鱼得水。

    而且,陈正旭和李才两人坚持学普通话,听粤语广播,如今在和本地人交流上障碍越来越小~

    薛军要差一点,但无论开车,和李才出去找货,还是在档口卖菜,也都完成了任务,而且薛军听话照做,少有自己的想法。

    总得来说,三人都很可以。

    蔬菜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行业,只要人不傻,做事靠谱,不整幺蛾子,陈家志自信能把这群人带出来。

    他前世也没少带徒弟。

    等三人拿了钱,陈家志又与众人讨论靠谱鲜生的工作方向。

    他先表明会再给靠谱鲜生投资一笔资金,大约50万元。

    配送中心要继续投钱,换场地、买车、招人;

    档口也不能局限于市场卖菜,既然生意好,证明现在的路线可行,可以扩展更多的高端渠道。

    陈家志说:“正旭后续还是要把精力放在拜访客户上,多找一下徐闻香和黄建远,趁现在江心菜场的菜拿得出手,多接触一些高端酒店酒楼。

    最好能再和海外华人华侨接触一下,看有没有机会往国外做生意~”

    陈正旭欣然应下:“好。”

    李才跟着又问:“那还要不要出去找货源,我们的货不够卖啊!”

    “这事不用那么急,菜场后面青菜供应会比较充足。”陈家志沉吟道:“而且,从外面发回来的菜心,与自家的品质包装都相差太远。”

    李才笑着摇了摇头:“主要是市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