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摇了摇头:“我不累,就在边上走一会儿,也不干活,你去忙吧。”
七月的台风行情远没结束。
除了一开始两天只收了不到1500斤菜,此后连续4天,出菜都在2000斤以上。
陈家志早上巡田时估了一下,至少还能保持三天出菜2000斤。
所以任务依然很重。
不过也没人抱怨,收入和出菜量挂钩,每个人都巴不得这个时间能再长点。
何况陈老板带头,每天忙得上蹿下跳,脚不沾地。
早上巡田、学车,傍晚回来浇水、整地,晚上卖菜。
还得抽空去买各种物资~
所有人都指望着菜场能带来更多的收入。
大概八点时,便再一次准备收菜,除了竹筐,还多了三十来个塑料筐。
竹筐是给黑娃儿的,塑料筐则是在56号档口使用。
每一个塑料筐上都印了名字:陈家志,简单易懂。
陈家志说道:“以后用塑料筐装的,统一收排菜,净重30斤,手工还不会的就多练多学,现在给你们时间,一直学不会以后可没有收菜提成。”
敖德海问道:“陈老板,如果全收排菜,根条大小不一怎么办,根条太小的怎么处理?
现在菜好卖,价格也好,不要了浪费。”
陈家志沉吟道:“分两次收,第一次收中号和大号,手工做好,剩下的小号菜心再收一次,不用上下对齐。”
当下没有熟练工人,并不好做太细致的分级。
随后。
敖德海和德良两家人开始用塑料筐收芥兰,四人是老菜工,手工和速度都没问题。
陈家志则带着剩余八个人去采收黑娃的芥兰,一边收菜,一边教如何把菜排好看。
“主要是上下对称,在掐菜时就要看好叶片,上下两根菜各用一片叶子互相夹住,形成支撑……”
“手指不要捏太紧,太紧了菜容易损伤,你看你,叶子都捏烂了。”
“放轻松,不要紧张,我又不会吃人,错了再来就是~”
陈家志走来走去,给每个人都进行了一番指导。
戚永锋、黄娟,胡春梅、张卫东因为有基础,练个把小时,就基本知道怎么弄了,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
金凤、小霞和两人的男人潘大成、黄山就是纯新手。
还好几人年龄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