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回来,听见议论开口,“咱们文具厂不是有利润吗?拿 10%建互助基金,谁家人生病没钱买药就帮衬,以后大家也能捐点,积少成多。”
苏瑶愣了下,没想到儿子会提这主意。文具厂主要生产作业本、铅笔,每月能有几十块利润,拿 10%出来,虽不多但能帮不少人。
“这主意好!”李寡妇第一个赞成,“我每月捐五毛钱,帮有困难的乡亲。”
“我也捐!”二柱子说,“每月捐一块,虽不多也是心意。”
乡亲们纷纷响应,说要捐钱。苏瑶心里暖,对大家说:“谢谢支持,这基金叫‘乡亲互助基金’。宇轩,你设计个账本,每笔收支记清楚,贴大队部让大家看。”
陆宇轩点头,从书包掏新本子,铅笔在封面写“乡亲互助基金账本”。翻开第一页写“首笔支出:5元,用于老周家孩子买药(青霉素 2支+冰糖 1两)”,还用红笔画个小爱心,代表“帮助他人”。
“账本每天更新,支出红笔标,收入黑笔标,每笔写清用途和捐助人。”陆宇轩说,“我每天放学后去大队部贴,让大家看明白,不搞糊涂账。”
老周家媳妇看着账本,感动得说不出话:“谢谢大家,谢谢苏同志,我以后好好干活,多捐钱帮别人。”
“不用急,先把孩子照顾好。”苏瑶笑,“这基金就是帮有困难的乡亲,以后谁有难处都能申请。”
孩子喝了梨水,睡一会儿烧渐渐退了。老周家媳妇抱孩子,再三感谢后离开。院子里乡亲还议论基金,有的说捐布票,有的说捐粮食,气氛比刚才还热闹。
陆诗涵抱着陆穗穗,小声说:“娘,以后我把画画赚的钱也捐点,帮弟弟妹妹买药。”
“好啊,诗涵真是有爱心的孩子。”苏瑶摸她的头,心里满是欣慰。
陆战野走过来,从身后抱住苏瑶:“你这几个孩子,个个懂事。星辰提议建基金,宇轩管账本,诗涵还想捐钱,咱们家真是越来越好。”
“是啊,”苏瑶靠在他肩上,看院子里的热闹场景,“有乡亲支持,有孩子们帮忙,啥困难都能克服。”
中午苏瑶留乡亲们吃饭。饭菜简单,玉米粥、炒土豆丝,还有之前的白面馒头,大家却吃得开心。席间有人问:“苏同志,这基金以后咋申请?得啥条件?”
“没啥条件,家里有困难、生病没钱买药都能申请。”苏瑶说,“找大队书记签字,跟宇轩登记下就能拿钱。不搞复杂手续,能帮就帮。”
“这样好!”乡亲们都点头,觉得基金实在,能真帮到大家。
吃完饭,陆宇轩拿账本去大队部贴。乡亲们都跟着看,围在公告栏前议论:“首笔支出 5元,给老周家孩子买药,清楚得很。”“以后我捐了钱,也能在上面看见名字,踏实。”
二柱子看着账本,突然说:“苏同志,我以后每次卖药材,都捐一块到基金,给乡亲们出点力。”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