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
说给大家分地,说分就分,没用上一上午,生产队的车马牛,大地,全分了,生产队那么个大院子,一圈房子也分了,分了,没法住啊,谁分到了,就拆,一会就拆了,这生产队就黄了。
“黄了,分了。
好啊。”
那王磕巴喊着。
“分了,黄了,好?这事你怎么看?家军?”
我连桥喊着问我。
“啊,黄了,不是黄,这是改革,二姐夫,这项工作,中央早就有文件。
农村土地改革都好几年了。
这叫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的所有权,还是集体的,土地承包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分成组,可以分给个人也可以对外包。
老曲是生产队长啊他,听了说:对,对,你看这老师,家军说明白了吧,是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二姐夫说,啊,这叫联产承包啊,那工作组的说分,就问大家伙,怎么分?大家就喊着承包几年啊?工作组的说,这就得看国家怎么说了
“啊,他们说的直白一点呗?啊,最后,你们队里怎么落实了?”
老孙大哥说,怎么落实了?工作组的,一开始问大家,愿意怎么承包?是分组啊,还是分到户啊?叫大家讨论,讨论了半天,大家也没说出个办法来,最后,还是工作组的那一个大高个子人说,就根据国家总结的成熟经验办吧。
老曲说,先把土地分给各家,等到分到各家了,在生产的时候,自己愿意插伙,还是几家组成小组,就在组合去吧。
我说是,你们没看报纸吗?最早最成熟的,那不是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吗?
小曲说:那小岗村那种改革的思想可是了不起,那是在78年,18位农民,硬是商量出一个分地的办法,把生产队的地分了。
分了怕出事,还写了一个土地包干保证书。
分田到户,不向国家要钱要粮,村干部万一坐牢了,他们给干部是小孩养活到18岁。
老曲大哥是辽宁人,他操作一口浓重辽宁口音给大家说。
大家都笑。
老孙大哥说,那是真有骨气啊。
“骨气,孙大哥,小岗村那78年以前,是年年要饭,生产队每年分的口粮都不够吃啊。”
这时,大舅哥开口了:“这就怪事了,一样的土地,地还是那个地,也没增加,原来在生产队种,交了公粮,剩下分的就不够吃了。
你等着后来,他们来割小包干,同样,给国家交那么多公粮,剩下的就够吃了,还吃不了了。
老妹夫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我说,咋么回事,这不明摆着的吗?这土地分田到户了,这积极性来了。
土地这一年怎么种,种啥,种大豆,种玉米,还是种什么高产?种啥来的钱快。
种地的时候,去几个人,是起早去,还是贪黑回来,都是自己说的算了,都是自己支配了,这积极性都挥出来了。
大的咱先不说,就说铲苞米,这一埯有几个苞米苗,在选择留一颗的时候,他一定会很认真的留好。
要是在生产队里,大帮哄,那就不一定了。
就说我吧,在富锦铲苞米,我也铲过,那都是铲二遍了,苞米苗子都长一二尺高了,炕沿那么高了,铲地怕落后,围绕着那棵苞米苗子,三铲两铲,给苞米苗嘎一下,给刮折了,给自己还吓够呛,怕队长看到了扣工分,就赶紧给那棵苞米苗子撇了,再用锄头抠个坑埋把根给埋上了。
哪像现在,这以后,这地是自己的了,这种铲掉苞米苗子的事就不会生了。
我铲地的手把不行,我也不用着急了,我可以放慢点不就行了吗?也不至于把好的苞米苗子铲折了。
孙大哥听我说的,笑了,说,在生产队的时候,我铲地为了度,也常常把好的庄稼苗铲掉了。
第二天了,俺娘也听说农浓阳生产队黄了,娘说,家军,你大哥那新村,不知道能不能改革呀?那村子还是你建的呢,你大哥在那当村长,你去看看吧,他们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