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幅,是不是潜藏着以后就再也不送类似东西的意思?本来一桩美事,反倒搞得大家不美气,留下一副也好,丸子平日里也是有练书法的时候,自己没事时赏鉴一下,也是雅事。同时,麦芾作为咱家乡人,他的作品无论送人还是自己留用,都是美谈。那匕毕竟太过阴邪,失之堂皇,却不好拿来当做送长辈的礼物。把心内的想法也说给丸子听,丸子也点头同意,就一起在家乡人的三幅帖中挑选适合的两幅送给岳丈。我们观感一样,选取的居然是同两幅帖,都不由相视一笑。一副字端笔正之作,一副随性之作,我笑称其为正邪相济、雅俗共赏。丸子听后又是嫣然一笑,只把它当作笑谈。至于那宝剑,剑本身背后的故事已经不重要,只说它有些来历,至于更多的就不太清楚了。我又把我国文化中关于宝剑所蕴涵文化意义和有关英雄、侠义、权力象征之间的逻辑也都讲给丸子听,算作锦上添花。有关剑文化,世界范围内的有关权力方面的意义都相差不多,英雄和侠义是我国地域特色,和那国也有这方面的类似的讲究。丸子若有所思,似是在想她父亲有关这方面的喜好,还是点了点头。我笑对丸子说宝剑赠英雄,美酒送佳人,看来以后要多搜罗些美酒送给丸子才好。”
“事情只得这样了,也不想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讨好岳父,他在余斛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再说那些东西,他也未必能看得上眼,只是表达一下我夫妇的心意罢了。正好次日也是休息日,也不是丸子轮流值班日。索性和丸子商量着,择日不如撞日,就明天给岳父送过去,免得他突然离开了,一场准备也是空掷。只是当时时间也不早了,不便联系,所以到了第二日一早,丸子就给岳父去了问安电话,顺便把我们准备今天过去看望他的事说了,岳父亦兴然应允。我们用过早餐,准备出门前,却是杨彦之的电话到了。他问我今天可有有什么安排没有,他有些事要找我聊聊等等的,我晓得他的意思多半是要说那匕的事。我也就把今天准备给老丈人送礼,又特意把送剑和两幅帖的事也告诉了他,问他可有什么其它提议。闻弦歌而知雅意,显然他也是收到了我要传达的意思,只说挺好的,又说晚上再过来拜访云云,我也感觉答应于他。打电话也未花费多少时间,我们就早早乘车出门直奔樱桃光智家去了。”
“岳父果然在家候着,只丸子的兄嫂都不在家。我们夫妇献上宝剑和书帖,就端坐对面也不言语。岳父先看书帖,一幅一幅的细看,书帖的张型并不大,字数都不多,只是他看的太细致,太认真,还要佣人把放大镜拿给他。看一遍,再用放大镜看一遍,看每个字,看每个字的运笔,看每个字的笔锋,看每个字的结构,重点就是每个字都看的很细,还来来回回的看,遇到同样一个字的,看起来还会对比了反复看。看完文字还看印章,甚至书帖上其他人偶有题墨等等的,他也都不放过。我和丸子面面相觑,一幅书帖横竖也就那么几十个字,他这来来回回的都快看大半个时辰了,还没有罢手的意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对我们说,那确实是个好东西,应该是麦芾中年以后的作品,字里行间透着落寞、寂寥和癫狂,压抑之中,突显奔放,有矛盾、有对立、还有不拘,更多表现出来的还有不甘。这是那副随性的作品,这老头居然能从书帖中看出这许多东西,看来他不单单对字有很深的认识,对人也了解到很。说到这里,我却有些惭愧,这外国人都能成老乡的知音了,我这乡党对此不说一无所知吧,只能说是知之甚少,况且他都还能从字里行间的看出而不是读出麦芾的境遇和情绪、人情冷暖来等等的。尽管不知真假吧,至少说的很像那么回事一样。丸子把麦芾却是我们老乡近邻的轶事讲给岳父听,他听后感觉也是很有意思。岳父大约看出我们的无聊来,这都半个时辰多了,才看完一份,也晓得我们对这些个物件的兴味不大,只能说图他所好,这马屁算是拍对了的,就让我们自己在家里随便转转,他自己慢慢看,看完后再寻我们说话。丸子一边答应,一边笑着对他父亲说也要等他看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