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刹那灿烂

关灯
护眼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志愿服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救,太阳渐落,人们整顿家园的心思仍然迫切,清理的垃圾按要求集中堆积在一个地方,分拣一切还能再次利用的物料、家居。另有不少在为公共的水电路畅通在检修线路和重置基础设施的人,倒伏的线杆重新填埋,线路重新张紧,人们都在紧张的施工当中。好在通水的情况要乐观得多,一旦恢复供电,水路就基本会保持畅通。

    亨亚日一边看,一边想。看来电力真是个好东西,现在的生活当中就已显得不可或缺了,有了电,不说照明和工厂里的机器启用从而带来物资的充溢,就是人们其它的日常生活也会便利和舒适的多。用水、联络、出行等等会少了很多繁琐的环节,有些坐享其成的意味。或许待到将来的某天,人只要端坐在家中,一切生活中的烦恼都由电来给你全部解决掉了。只是由此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电力的依耐性环境,造成人们一旦离开了电,不单单是衣食住行出了问题,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将自此无所适从,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受到冲击,茫然而不知所措,是否会因此从而导致了人们的基本生活能力的丧失和对原始环境的耐受性?从而使得原本的原始生活方式又变得可贵起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不是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呢?一旦离开了,抛弃了,是否是再也回不去了?回归原本,甚至是初心,看来是样很艰难的抉择。

    三人在等车的时候,都没有说话,好像各自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又或许奔波了一天,身心疲惫,无心说话。就这样一直到卡车过来接人回到县公役所,众人都先把公役所派发的各个器具交还,再有序的回报全天志愿服务的情形。葛自澹把街区服务的情况回报给公役所,又介绍了过程中街区整体灾后搜寻和重建的第一印象,公役所的职员对三人今天的服役表示感谢。汇报的事情妥当后,公役所职员示意三人稍歇,稍后才能安排人手来给需要公役所安排食宿的志愿者统一去留。好在公役所的房屋是西式混泥土建筑,又虽在台风中心区域,但距离风最大的地方受灾要小的多,整栋建筑保留的相当完好,除了门窗被风刮出破损外,屋内原本贮存的文件资料和办公用品也被风吹的四散,好在再也没有其它更多不便的地方了。所以在做过简单的清理之后,它仍然是个能容人办理公务的好地方,只天色已晚,回到公役所时已经过了六时半,外面的天色虽然还算亮堂,但由于在室内的缘由,房间里已经渐渐昏暗起来,却是早早点上了蜡烛,只灯火昏暗。

    一直到晚上七时半的样子,中间陆陆续续有些志愿者离开,这时公役所才腾出人手来,又带领剩下之人登上卡车。卡车颠簸着又向外行去,这回行驶的时间不长,十多分钟后,卡车把车上人带到了一处背依小矮山修葺的混泥土避难所前,众人下了车,在公役所职员的带领下往避难所里面直入。

    避难所是从山体里掏出的一个很大空间后,加固而成的,主要是给一部分居民提供一个安全避难的场所和一些简单的应急生活物资储备,日常里设有专门值守之人,并不对外开放,只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打开备用。显然和那国里有些人是这土木工程方面上的专才,一进入避难所就是一个宽大的通道,宽度至少可以供两辆汽车并排而入,通道的深度在一片漆黑当中不得而知,只是两侧的亮光似一直也望不到头,两侧每隔大约二、三十米的距离隐约有很多亮光的洞口往内而去。一行人在公役所职员的带领下进了左侧的第二个洞口,一入洞口,豁然开朗,内里首先是一个大厅,大厅的四壁点着马灯,大厅内部的一些地方零星分散布设了一些油灯和蜡烛,并不甚多,但却也足够室内照明之用。大厅又被里面设置的长长的木质条桌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块空间,大厅的四壁都开有洞口,除了入口外,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洞口,分别与相邻大厅互通。和大厅入口方向相对的那面墙体上的分布有约四、五个洞口,似是设有专门的功能分区,只是开口间的距离并不相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