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刹那灿烂

关灯
护眼
正文 第一百章 一日课堂(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母家人的包容下,在先生和明宇叔的关怀下,自己除了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外,其它的多也都没有让自己费心、在意过,于是自己就习惯了顺境当中的生活。又因为自己几乎从没怎么遭遇过拒绝,故而对于书上所读到的顺境、逆境的也只视作等闲,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更因书上对逆境的表述言语往往也很简单,寥寥数语,使自己误以为逆境或许就只那么丁点事而已,看来还是自己太浅薄了些。

    亨亚日自觉受挫,当面对抉择,面对大事的时候,自己是否只能享受成功,无法接受失败的问题,却又无从知晓。不过从现在他的表现看来,多半是不成的,因为没有深刻的体会,更不知如何来面对这失败,或者找到正确面对挫折甚至过失的方法,或许这是自己除了文化知识学习而外,更需要向先生讨教的了。那五本书里都有穿插介绍成功、失败这些,主要就是人生论成败,价值论得失,只是着落在自己身上时,好像一下子变得没着没落的,自己也还未曾仔细琢磨过。只是那些许小事的挫败感就已经是如此的强烈,当真正面对失败时,自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亨亚日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收拾好心情,亨亚日努力把心思放到面前摊开的书本上来。现时去想那些目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只是虚费时间而已,并不能增益自身,只会徒增烦恼。这却不是逃避,只能算是一种迂回的解决办法吧,亨亚日自己给自己开解着想。想明白了这一节后,亨亚日读书显然就要更加用功一些,自然也明白不是所有在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从书本上求解的,除了教习的教授外,还要先生的引导和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经历和体悟,方方面面汇集而来,自己才有可能从中得到正解,而这需要的是一个过程。或许简单、浅显的,当时就会有了答案,而那些复杂、系统的问题,就需要各方面信息汇总后才能有一个答案。只这答案还未见得就是最佳,随着时间的推移,识见的积累,思想的改移,答案或有变化,甚至是相反也说不定。只是在当需要自己抉择之时,虽说还是要慎之又慎的,但也都是很有益的一个思考过程。

    读书、休息、再读书,待到再休息的时候就到了午餐时间,这其间,亨亚日自然没有再理会河野正雄的挑衅,只自顾的读书、休息。原本就是爱书之人,对这和那式的教科书同样抱着猎奇的心理来读,自然对意外干扰言行的抵抗力大增。而河野正雄见实在是撩拨不起亨亚日互怼的欲望后,也就没有继续坚持,自讨了些没趣后,他迅速地转移了干扰的目标,但最终都还是失败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特立独行,使得他在这一带是声名远播,知道的躲他,不知具体情由的往往话不投机后,不理他,像亨亚日这般和他之间有这么几个来回的并不多见。即便是他在给了别人便利的同时,往往却甚少得到别人的感谢,甚至有些人会有些意外的想要揍人冲动。纵然如此,他仍然是乐此不疲的,不断地寻找着他眼中的猎物,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形单影只的同学,不少人都曾被他骚扰过。

    中午用完午餐后,葛自澹一行三人并没有返回自己暂住的帐篷。一则由于中午可以用来休息的时间偏短,来不及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午休,二则是帐篷里太过闷热,于是就往临时课堂而来,准备在课堂里暂时休息一下。比之帐篷,顶棚的空气流通好,加之还有自然野风偶尔吹过,比帐篷里明显要凉爽的多。谁料想在返程的一路上,三人发现有不少的同学也抱着差不多的心思,同样也返回了临时课堂里午休。待到课堂后,亨亚日放眼看去,多部分同学都回到座位上去了,那些没回座位的,在远眺河边的树荫时,多半也能在那阴凉之下找到他们的身影。

    在课堂里休息和读书其实对同学们个人而言差别并不大,因为其间并不涉及教习教授新课,只是自习。这只是约束学生们的一种手段,学生完全可以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