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难攻略

关灯
护眼
第106章 会厅议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朱高煦的话,李景隆已经想到了怎么平倭,不过在平倭这件事上,他还有一些难题。

    朱高煦从王俭、林五六那边知道了平倭事宜由李景隆接手,自然能猜到他来的意图。

    见圣旨发出,朱元璋也特意询问起了朱高煦的事情:“伱去那院中,燕嫡次子煦可曾悔过?”

    瞧着这三百多贯钱,朱高煦笑的合不拢嘴,他感觉他要是多留南京几个月,说不定能带着几千贯钱回北方,能让他爹都眼红。

    对于眼下看似烫手山芋的朱高煦,李景隆十分清楚,所谓禁足不过是朱元璋上演的一出好戏罢了。

    因此,他们大多是在主要航道的附近来往,基本都是沿着近海行船。

    不过饶是如此,李景隆也依旧青睐朱高煦。

    “这确实……”朱高煦沉着点头,他很清楚如今的朝鲜是什么情况。

    明军在浙江围剿的倭寇一旦北逃,那么聚集在朝鲜西面的倭寇就会越来越多,即便自己不开口,李成桂也会想办法解决这些威胁朝鲜的倭寇。

    “又是一笔进账。”

    十四世纪的航海可不是后世那种可以随意进出深海的情况,在十七世纪以前,不管是商人还是海盗,都得顺着已经探明的航路行走。

    细数古今,能如他这年纪点评军事,干涉国政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曹国公李景隆求见陛下……”

    “北方的沿海情况比较简单,只要与朝鲜封锁了济州岛至对马岛、江南的海线,便足够关门打狗。”

    朱元璋沉着脸色开口,并对身边随身太监道:“派人去府军前卫坊传口谕,令燕嫡次子煦从今日起开始斋戒,不得有误。”

    李景隆起身作揖,并不打算与朱高煦谈论平倭以外的事情,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毕竟因为和藩王亲密而栽倒的勋贵文臣实在太多了。

    不仅如此,他还越过鸭绿江,让朝鲜军队不断地进攻已经名义上归顺大明的东海女真诸部。

    前世不管是出差还是开车,用地图毕竟是常态,而他又偏喜欢用卫星地图。

    朱元璋询问的很含糊,这让朱允炆心里有了猜测,倒是朱济熺、朱尚炳和朱高炽三人比较迷糊。

    听完朱高煦的建议,李景隆不得不感叹朱高煦居然能把朝鲜和辽东沿海的情况说的那么清楚。

    “曹国公慢走。”

    想到这里,朱高煦从林五六手中接过这小箱子,拎着它就回到了书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