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我才书信告知陈都督。”
“多谢杨兄告知,不然我还在三浦口等着驰援扬州呢。”陈瑄作揖表示感谢,杨俅也接上话茬:
“我想调平倭水师前往廖角咀,由长江水师看护长江南口,陈都督伱看如何?”
杨俅直言开口,同时他也知道陈瑄对自己有一丝戒备,因此这次的毛遂自荐一定会被拒绝。
“这就不必了吧,若是贼军走南口怎么办?”
一道声音响起,但不是从陈瑄口中传出,而是从林嘉猷口中出现。
林嘉猷可是清楚记得杨俅父子受过朱高煦恩惠,虽然杨展已经战死广西,可谁知道杨俅会不会临阵投敌?
让他驻守南口,陈瑄驻守北口才是最好的办法。
“呵呵……”陈瑄见林嘉猷主动站出来,也尴尬笑了两声,然后对杨俅说道:
“林御史说得对,万一贼兵走南江口就不好了。”
“南江口,还得是交给杨兄,至于北江口和廖角咀便交给在下了。”
陈瑄附和起了林嘉猷的话,但是他们都心知肚明,渤海军既然南下,那大概率是出现在北边。
如果届时他们不出现,陈瑄他们也完全有时间前往南口参加防务。
“既然如此,那末将领命……”杨俅的表情一下子难看起来。
陈瑄见状连忙安抚:“若是北口战况激烈,兴许我还要调杨兄你来帮忙。”
“如此倒好。”杨俅一听说能参战,脸色也稍微好了些。
这样的神色变化被林嘉猷看在眼里,不免在心底嘲讽:“武夫就是武夫,连养气功夫都没有。”
只是嘲讽在心底,面上林嘉猷还是得安慰杨俅:“杨总兵的功绩在这里摆着,届时如果没有杨总兵,我们恐怕也难以御敌。”
“是极是极……”陈瑄跟着附和,杨俅闻言却作揖:“既然如此,那末将就调兵前往吴江口和宝山、高桥了。”
“杨总兵官慢走。”林嘉猷作揖,陈瑄也跟着附和。
不多时,他们便见整个崇明所走出了数千名兵卒,算上已经在南口驻守的兵卒,足有万人规模。
他们驾驶战船出港,分别前往了江南松江府的高桥、吴江口和宝山一带,不过更多的则是停在了江心中,看模样是准备随时驰援北口。
这样的做法,倒是表明了渤海海军一定会在北边出现,因此陈瑄也开始加强防务,调集战船前往廖角咀,同时令火船准备。
一旦廖角咀战败,那长江水师就会撤回崇明岛,接下来就是上千艘火船建功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