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难攻略

关灯
护眼
第280章 螳臂当车者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毕竟无论是官兵还是百姓,其饲养的马匹都是来自于明朝廷,也就等同于养马户的马都是白来的,所以势必就会有很多人都不重视马匹的饲养,甚至还对军马肆意劳役,造成军马生病甚至是伤亡。

    故而,朱棣在制定奖赏条例提高养马户的积极性之余,也一并制定赔偿条例的目的就很明显了。

    无非就是为了提高养马户对军马的重视程度,使得其能够尽心尽力的完成军马饲养事务,而不是肆意劳役军马,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明朝廷自身的财政损失。

    单从这些来看,朱棣的马政还算是比较完善且人性化的。

    不过就“辄赔补”这一条却让朱高煦皱眉,毕竟他太清楚明代官僚的尿性了。

    况且,江南并不适合养马,不然朱元璋也不会让江南十一户养一匹,江北五户养一匹了。

    马政要推广,但得看地方,必须选择适合马政的地方。

    如果没有足够的草场和土地,那对于百姓来说,养马就是一种负担了。

    因此对于朱棣的想法,朱高煦开口说道:“父亲的想法不错,也可以试试,但我觉得养马得挑对地方,也得挑对人。”

    “江南两淮之地实际上并不适合养马,朝廷所拥有的河套、大宁、渤海、陕西、河西、北平、河南等地实际上更适合养马。”

    “别的不说,就单单说渤海的吉林马场,其每年可出栏马数几乎堪比江南的六府二州,能保证每年产出两千余匹军马。”

    “这样的地方,在渤海还有很多,不仅适合养马,更适合养牛、养羊。”

    “因此我以为,与其将马政负担给江南百姓,不如给关外、给北平、陕西等地百姓。”

    “按照父亲的“计丁养马”,关外二百余万百姓,起码能养马百万,而且他们所拥有的土地资源比江南百姓多出太多太多。”

    “唯一需要在意的,便是对他们的赋税蠲免和豆料补贴。”

    朱高煦的想法比朱棣要单一一点,他想直接把洪武年间发给江南六府二州的民马给回收,统一交到关外辽东、大宁、渤海三地的百姓手中,由当地的百姓来养马。

    关外的地盘足够大,不说辽东,单说渤海的长春、吉林、肇州这三地的草场就足够放养六府二州的十数万匹民马,让它们撒欢生活。

    关外的女真人养马本事不差,更别提自从哈剌兀被朱高煦活埋后,兀良哈每年都有部落南下投奔渤海了。

    这件事情,也是前几日亦失哈写信给朱高煦,朱高煦才知道的。

    这群蒙古人和女真人都是养马的好手,如果他们只负责养马,那他们肯定能把马匹伺候的舒舒服服,用不了几年就能使着十几万匹马变成几十万匹。

    不过对此,朱棣就有些不太愿意了,他与朱高煦交流道:“江南的十几万匹民马,俺还得调给陕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