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难攻略

关灯
护眼
第373章 好事不断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

    朱棣的迟疑是燕府出身的文臣武将,一旦能说服他们,其它人便无法阻碍朱棣。

    “既然如此,那便没有什么问题。”

    朱高煦回礼,朱棣却追问道:“你得先与俺说,你对二府准备如何做。”

    “是。”朱高煦知道这是朱棣心里没底的表现,所以他详细解释起了自己未来将会对苏松二府做出的改变。

    “苏松二府人口近三百万,耕地一千四百万亩,但承担了三百八十五万石田赋。”

    “儿臣认为这田赋无需削减,甚至可以略微增加到四百万石。”

    “不过在此的前提是,丈量当地田地情况,同时按照耕地情况进行收税。”

    “虽然这样有些复杂,但朝廷也只是在苏松二府如此收税,并且派遣的里长、粮长、吏员也会是寻常府县的两倍。”

    朱高煦说罢,朱棣轻声道:“四百万石……”

    他略微算了下,若是按照朱高煦的建议,那苏松二府每亩田要征收四十二斤粮食。

    “想让百姓改换农家肥为土化肥可不容易。”朱棣看着朱高煦提醒道。

    “可又有几家百姓能用得起农家肥?”朱高煦反问朱棣的同时,又开口道:

    “朝廷给出的化肥,按照每斤一文售卖,而多产粮食百斤,上交税粮后还能有三百五六十斤,比原先产量高出五六十斤,而今苏松米价每斤三文,百姓每亩可多赚百余文。”

    “况且即便是农家肥,那费用却也不便宜,每亩最少要用三车,每车三四十文,可不比化肥便宜。”

    “只要朝廷给出政策,儿臣不相信那些用不起农家肥的百姓会不用土化肥。”

    朱高煦有把握,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农民为粮食增产的渴望。

    即便面对新鲜事物时他们会变得十分保守,但只要朝廷之中的官员率先开始使用土化肥,那百姓也会争先效仿。

    “你的政策是什么?”朱棣询问,朱高煦也顺势说道:

    “民间的风向,都是以官员为主,而官员又以宫廷为主。”

    “儿臣准备说动在苏松有田的官员使用土化肥,并让他们吩咐宣传,同时在各县乡镇的官府衙门开设官店,以朝廷名义对土化肥进行摆放售卖。”

    他口中所说的“说动”,倒不如说是胁迫,毕竟相比较百姓,当下的官员们更好控制。

    苏松二府多少官员手上的田是干净的,他们比谁都清楚。

    朱高煦这次承认他们手上的田,可以说为许多人免去了牢狱之灾。

    经过这么些年治国,朱高煦也差不多看开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