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个脱罪籍的方式,朱高煦还给了当地罪民其他脱罪籍的方式。
例如开办私塾,教出一名进士的话,那整个进士可以帮助一名教习全家脱罪籍。
这条政策的设立,让滇西在过去八年时间里,私塾数量从原本的七家,一口气增加到九十二家,文风兴盛。
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才导致了云南居然能在科举上占据中卷魁首。
云南的移民政策,是很值得贵州、广西、交趾学习效仿的,毕竟三地和云南一样都是汉少土多的地区。
交趾可以不着急,但贵州必须进一步,这样才能和云南一起来影响广西,进而影响交趾。
孙铖理解朱高煦的做法,可现在却没有那么多大罪名安插,也没有机会弄几十万识字人口发配贵州。
“纪纲、胡纶、陈瑛已经在操办了,虽然不可能有先前那么多,但波及上万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赋税和户籍问题也是问题。”
朱高煦缓缓开口,孙铖也眼前一亮。
他麾下可是有不少前往税务司的官员,往来书信中,他也得知了江南赋税和户籍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是都可以拿出来做文章的。
如果自家殿下心狠一点,波及个几十万人完全不成问题,不过那样的话,自家殿下恐怕就会被天下儒生所针对了。
“殿下准备从什么方向着手?”
“盐茶铁课。”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回应了孙铖,目光也看向了殿门。
他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而下一秒殿门口也传来了唱礼声:“殿下,吏部尚书夏原吉求见。”
“宣!”
朱高煦回应一声,亦失哈也连忙示意殿内太监抬来椅子。
只是几个呼吸,换上了官员常服的夏原吉便走入殿中,并与朱高煦作揖后入座。
来到春和殿就能入座,这已经是六部官员都知道的事情了。
相比较喜欢让人下跪的那些皇帝,朱高煦起码在行动上是比较尊重大部分官员的。
“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我想对盐铁茶课进行检查,同时好好清理清理它们和沿海私盐。”
朱高煦开门见山,而夏原吉听后也皱眉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这事情有些棘手。
在洪武年间,大明的财政收入之中,盐税收入至少占据货币税收系统的一半。
由于百姓都要用盐,这种货物从来不用担心销量,因此在历朝历代都对食盐这种商品实行强力管控,而且对从生产食盐到最后的销售都有明确规定,大明也不例外。
早在至正年间,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