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难攻略

关灯
护眼
第452章 北上之旅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nbsp;   想到这里,朱高煦颔首道:“日后等你毕业从军,写首送你。”

    正月十六,朱高煦带着全家人登上紫金山,来到了明孝陵的明楼之中。

    “爹,您还会写词?”

    念头落下,江淮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读了五年的母校,沉吟片刻后转身离开了这片土地。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十三岁离家,像你这般年纪时,已经射杀西阳哈、血战哈剌兀了。”

    纸笔砚墨他得带上,另外就是他攒了五年的钱。

    “伱羡慕?”江淮转头看向郭绍,郭绍却咋舌:“我家里你不知道?这样的马还有几十匹。”

    站在东宫看了一眼外面绽放的烟花,朱高煦便转身回了春和殿继续批阅奏疏。

    对于朱瞻壑,江淮也不客气,只是走上前接过马缰,打开了那皮革袋子。

    其实他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在官学这几年,他四季常服仅有四套,其余时间都穿着校服。

    不远处,郭绍缓缓走了过来,瞧着这匹马唏嘘道:“这应该是河曲马和大食马的串种,价值百贯。”

    别说从江南前往北京的官员,就连朝鲜、安南等国前来朝拜的使臣都把北京恶劣的环境写在书中。

    原本文武官员五千余,现在只需要一千五百就足够,吏员则是仅保留五千人。

    这些村镇的房屋修建不算好看,但绝不简陋,村中水井、牌坊也一应俱全。

    半个时辰的走走停停,朱高煦依旧没有见到任何一片树林,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朱高煦说着说着,不免笑了起来,朱瞻壑闻言十分无奈。

    朱高煦的新政推行,吏员下乡,就是为了让百姓生活更进一步变好,同时理清楚税收,让钱用到实处去。

    这其中,朱高煦主要担心的还是西北地区。

    虽然不至于狡兔三窟,但起码保险。

    按照这种速度前往北京,估计他屁股都得颠成好几瓣。

    对于要离开南京,朱高煦有些高兴,又有些不舍。

    不舍在于,这里毕竟是他前后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地方。

    “哈哈!它可是很难驯的,当初除了我,没人能驯他。”

    “这未免有些多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将脚步放慢下来,并调转马头走入了乡间小道中。

    正因有如此庞大的马群,明军才能在几次北征中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