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难攻略

关灯
护眼
第573章 永乐无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官员只代表一个阶层的利益,不代表广大百姓的利益,那朝廷就危险了。”

    “官做大了,钱挣多了,拉开了与百姓的距离……最后生活在群体营造的环境中,便会自然而然的忽视真正的大环境。”

    “去年有不少官员都在说,现在有了铁路,官道就没有必要修建了。”

    “他们这么说,是因为他们现在出远门都是坐火车,根本不坐马车,所以他们认为官道没有必要继续修建。”

    “可现实的问题是,官道不是修给他们的,而是修给百姓的。”

    “每个站十文钱,这个价格百姓坐不起,他们就只能坐官道上的马车和驴车,但我们的官员就是看不见这一点。”

    “他们大手一挥,便停修了官道,那百姓到时候是要爬山涉水,还是走走悬崖峭壁?”

    “还有刑部那边许多案子不公正,我让他们重新审理,审理出来的结果一板一眼,不考虑真相,只想着快点结案。”

    “他们这么下去,迟早会脱离百姓所生活的大环境,走进自己的小环境。”

    “到时候他们觉得他们的环境是这样,百姓的环境也应该是这样。”

    “这是他们觉得的,但实际上他们打开车窗看看就能看到百姓的环境,可他们不看。”

    “他们把眼睛蒙起来,耳朵捂起来,只懂得拿着手上的惊堂木敲敲打打,做出来的事情一点都不符合大环境该做的事情。”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一旦失去了民心,便会亡国……”

    “不患寡而患不均,二次分配就是为了让大环境的贫富差距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不断的增加少数人的工钱和俸禄,而是应该逐步缩小天下的个人收入的差距,防止少部分人利用职权享受任何特权。”

    “凡是官场出现了一个长期的特权阶级,那这个国家距离灭亡就不久远了,这才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朱高煦这话没有说完,因为他很清楚,他们朱家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特权阶级。

    如果放任不管,日后也将会成为危害大明的一份子。

    他也想管,但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而等到最好时机到来的时候,他不知道那时在位的那个皇帝有没有决心解决这些问题。

    朱棣也听明白的朱高煦的这番话,家天下始终是要灭亡的,尽管朱棣不相信,可按照朱高煦的思路来走,事情的结果只能是这样。

    想到这里,他似乎苍老几分:“到时候你我都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关心这些也没有什么大用了。”

    “我这一生,犯过大错,也立过大功,后世儿孙即便不耻于我,也总不至于掘了我的坟墓,把我从墓里挖出来吧,哈哈……”

    朱棣还能笑出来,而且不仅笑,他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