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嘉靖五十年四月,戚继光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追封淮国公,太子少保,谥号武穆,其子戚祚国承袭爵位。
戚祚国自知自己没有统领西部战线的能力,故此请辞大将军职。
朱载坖闻奏疏批准,令六十三岁的李如松接替戚继光,继续镇守西陲。
嘉靖五十四年。由于商人哄抬粮价,加上大食、波斯地区常平仓亏空多年,大食与波斯地区爆发叛乱。
李如松率军镇压当地叛军,但由于地形和粮价问题,叛乱如野火般难以熄灭。
世界陷入了粮食减产的环境,同年四月,户部左侍郎袁可立上疏,请停制酒来将更多粮食投入市场,被沈一贯留中不发。
七月,沈一贯为解决国内粮食问题,对各国粮食贸易提出限制。
这一做法,使得印度斯当诸国的大量难民涌入山南地区,都指挥使李如柏下令击毙越境难民,死难者数十万计。
饶是如此,却依旧无法阻止难民越境,叛乱山南百姓生活。
一时间,山南地区治安紊乱,遭遇难民袭击的百姓数以千计。
赵南星等人抓住这个机会,趁机弹劾沈一贯纵容粮商抬高粮价,致使叛乱不断。
户科给事中杨涟上疏为朱载坖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地方所奏报粮食亩产乘以大明朝当下田亩数量,总产量应该是七十六亿石。
按照每人每年三石,大明百姓也仅能消耗二十四亿石。
哪怕每年制酒和肉食饲料消耗三十亿石,也应该还有二十二亿是结余,大明朝内部不仅不缺粮食,还能向外贩卖大批粮食。
因此,地方的粮价暴涨,实乃沈一贯纵容粮商之举,非大明朝粮食不足。
翻阅奏疏,朱载坖勃然大怒,令杨涟等人彻查沈一贯。
经过杨涟等人两年的彻查,沈一贯等人扶持江南粮商在西洲、印度斯当走私粮食,哄抬西部大食、波斯、山南粮价,非法获取四千六百四十余万两,沈一贯等大小三千七百余名官员,受贿金额高达一千五百四十余万两。
事情真相大白,朱载坖震怒,将沈一贯等人发配昆仑洲,涉事商人全部抄家斩首,家眷流配昆仑洲。
一场案子过后,浙党式微,而燕党抬头。
国库因此获得六千余万两查获收入,但其中三千万两则是被朱载坖用于平抑波斯、大食等地粮价。
此外,朱载坖放开了粮食贸易,这使得西洲和印度斯当的矛盾缓解不少。
他的举动,使得西洲各国在大战的同时,竟先后向大明派遣使团,共举朱载坖为“圣天子”。
七十八岁的朱载坖没想到自己只是想赚点钱,居然还能收获这样的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