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关灯
护眼
第15o章 印书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晋王李治,最终还是接受了太子大哥那,看似“公平”

实则充满了“霸王条款”

的……条件。

他,没有别的选择。

因为他知道,“印刷术”

,这能将知识的传播成本,降低百倍的“神器”

,其价值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足以让他甘愿,暂时地咽下这口“恶气”

,也要将它抢先抓在手中。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

长安城,出现了一件,让所有读书人,都为之疯狂的奇景。

一座名为“晋王书坊”

的,巨大的印书工坊,在晋王李治的亲自督办,和东宫格物院的“技术指导”

之下,正式开张了。

这家书坊,采用的正是,由李承乾,提供的,领先了世界数百年,由“活字印刷”

与“流水线作业”

所组成的,全新的印刷模式。

数以百计的工匠,在这里,夜以继日。

一本本,曾经只有王公贵胄,才有资格,收藏的,珍贵的典籍,如同不要钱的白菜一般,被疯狂地印刷了出来!

——《论语》,十文钱一本!

——《孝经》,五文钱一本!

甚至,连那厚达数十卷的《史记》,其售价也不过,一百文!

这个价格,直接将书籍这种,曾经,高高在上的“奢侈品”

,给彻底地,拉下了神坛!

变成了连一个普通的市井小民,都能消费得起的日常用品!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读书热!

“晋王书坊”

的门前,每日都排着长达数里的长龙。

无数因为家贫,而无缘科举的寒门士子,捧着那些,他们只花了几个铜板,就买到手的,梦寐以求的圣贤之书,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晋王府的方向,叩拜不止。

“晋王殿下,仁德!”

“晋王殿下,真乃我等寒门士子,再生父母也!”

李治的声望,在长安的士林之中,以前所未有的度,疯狂地飙升!

他几乎,就要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继孔子之后,那个最伟大的“文教”

圣人。

然而,那些真正读过这些由“晋王书坊”

,所印刷出来的书籍的人,却敏锐地,现了一个极其诡异的细节。

每一本书,无论是《论语》还是《史记》。

其,卷的“序言”

都被替换掉了。

换上的,是一篇篇,由一个他们从未听说过的机构——“东宫格物院”

,所撰写的全新的“导读”

而这些“导读”

的内容,更是充满了一种,令人细思极恐的……“魔力”

比如,在《论语》的序言中,它不再是空谈“仁义道德”

而是用极其严谨的“格物”

逻辑,去论证:

“……子曰:‘民以食为天’。

此乃是治国之根本。

然欲要‘食’之足,则必须,先兴农事,利水利。

此便是‘格物致知’,在‘仁政’之中的具体体现……”

它巧妙地,将儒家的“仁”

,与格物院的“实干”

,画上了等号!

再比如,在《史记·货殖列传》的序言中,它更是大胆地,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

“……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此非贬义,乃是阐述,天地之间最朴素之真理也。

‘利’非是,洪水猛兽。

合理之‘利’,乃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第一驱动力……”

它竟然在为那个,被儒家鄙视了数千年的“商人”

,正名!

这些,由太子李承乾,亲手操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