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拿《落日剑法》威力,放眼峨眉,数十名长老都有修炼这门峨眉派内最顶级的剑法。
可能够将《落日剑法》掌握到“融会贯通”层次的,唯有灭绝师太以及绝尘师太两人。
更有修炼《落日剑法》十几年的长老因天赋所限,现如今依旧还止步于“初窥门径”层次者。
更别说《降龙十八掌》这样外功至极。
出掌时,不但要考虑身体中的内力要按照心法口诀运转,更要掌控内力运转时的快慢。
抬手时内力该走到什么位置,出掌时内力该到什么位置,什么时候内力需要灌入掌心之中,每一步都可谓需要牵动人的心神。不断的协调,不断的调整。
更别说这门《降龙十八掌》还属于外功。
同样需要兼顾发力的技巧以及气力的调动。
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是顾少安修炼时,这第一遍也也只是勉强摆出架势却几乎没能完整做出任何一个有效发力的动作,更像是一个生硬的模仿动作模型。
而且一遍下来,顾少安额角已渗出一层薄汗,在寒风中迅速冷却。
第一遍打完后,顾少安并未着急开始修炼第二遍,而是凝神内省,脑中思索以及整理着方才修炼时所遇见的问题,以便于接下来修炼时尽可能的去调整。
直至百息后,顾少安方才再一次动身。
一遍。
两遍。
直到一个时辰,重复第八遍修炼时,顾少安方才触发【醍醐灌顶】的词条效果,心神瞬间沉入一种空明之境。
霎时间,他的思维开始变得灵动,轻盈。
方才修炼之时每一个动作的别扭感、内力的每一点阻滞、经脉筋骨传来的每一丝细微痛楚,都如同被放大镜聚焦。
《降龙十八掌》的口诀心法不断如涓涓流水在心间流淌而过,与前面修炼时亲身体会发现的问题不断对照、解析、印证、融合。
哪里是关节转动不够圆滑?
哪里是劲力传导路径出了偏差?
哪里是内力驱动的方式与大筋发力的节奏没能同步?
一个个问题在脑中顾少安飞速闪过又飞速被解构。
直到一股“原来如此”的明悟感在心底浮现,顾少安身体方才再一次动了起来。
而这一次,顾少安的动作依旧缓慢。
却多了几分专注下的微调。
踏出的脚步更沉了几分,似乎在积蓄脚下大地的力量。
右掌抬起时,他不再单纯追求形状,而是专注于感受腰胯旋转瞬间传递至背脊,再由背脊肌肉束节节贯通至肩、肘、腕的“力线”是否存在。
内力再次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