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骂的太难听,让原主羞愧的无地自容,她哭着收拾行李要搬回去住。
黎家顶梁柱黎父这才开口呵斥黎母。
黎母当然是舍不得原主搬走自从原主来到这个家后,她不用再干家务活,到家就能吃现成的,而且一双小儿女也能吃饱饭了。
每年分钱分肉的时候,也能多分点。
她又迅速变脸,跟原主赔不是,认错,哄着原主别走,还答应原主下个月就给她小两口办理结婚宴。
黎母说到做到,下个月中秋节,原主和黎峰结婚了。
黎家并没有大办,只是请了家族中几个长辈吃顿饭,黎母给了原主一块钱改口费就算成婚了,两人也没领证。
至于之前说的三十八块钱彩礼钱,黎母提都没有提,原主提了一嘴,黎母说:“钱给你,你进门后也是要上交的,黎家的儿媳妇手里可不许拿着钱。”
原主无父无母,本性又有点怯弱,不敢反抗婆婆,就这样,原主只得了一块钱改口费,就嫁给了黎峰。
婚后,黎峰只住了一天就走了,而这天晚上黎峰喝醉了,两人也没有同房。
唯一的好处是,原主从杂物间住进了黎峰的房间。
以后冬天,她不用再冷的瑟瑟发抖。
婚后黎峰回来的次数越发少了,只有过年回来待两天,年三十回来,过了大年初一就走,问就是工作忙。
黎峰倒是跟原主同房了,但就两天,哪能容易怀孕。
就这样,原主跟黎峰结婚十几年都没有孩子,为此她在婆家地位很低,连小叔子娶的媳妇都能随随便便使唤她干活。
她在黎家把自己当牛马劳累了一辈子,直到五十岁得癌症,病重的下不了地,黎母嫌弃她是累赘,就把她搬去猪圈住。
她死在了猪圈。
死后,她的灵魂飘到了省城,看到了丈夫得另一个家。
原来,丈夫在省城也有一个家,妻子是他厂里的职工,两人是领了结婚证的正式夫妻,两人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三十五岁,大孙子都上初中了。
一家人过的幸福又快乐。
原主很生气,满肚子的怨气在滋生,黎峰的大儿子三十五岁,那年她十六岁,所以黎家去她家提亲的时候,其实黎峰已经结婚了,妻子都怀孕了,黎母却去她家给黎峰提亲,很显然她是被黎家骗婚了。
自己儿子结没结婚,黎母肯定清楚,可她去给已婚的儿子提亲原主,那就是没安好心。
黎母想要的不是一个儿媳妇,而是一个能为黎家当牛做马的免费劳动力。
难怪她和黎峰结婚三十年,她数次在农闲的时候提出去省城看黎峰,婆婆就会跳起来骂她不安分,想男人了。
又借口说家里没钱,小姑子小叔子读书要钱。
可实际上,小叔子小姑子读书一个月五块钱就够了,黎峰每个月给黎母寄十五块钱,弟弟妹妹读书绰绰有余。
黎母有钱,就是不给原主去省城探望黎峰的机会。
也因此,黎峰城里一个媳妇,乡下一个媳妇的事情才能隐瞒的这么好,不被人知道。
沈悠然穿来的节点有些早,她刚搬进黎家三天,她自家的房子还没有被黎母黎父偷偷的卖掉。
上一世,原主搬进黎家半年,黎峰妻子就生了儿子,黎峰岳母帮忙伺候女儿月子带孩子,四口人住在黎峰的单人宿舍就有点小,黎峰就想买个房子住,到时这间单人宿舍租出去,每月还能收点租金。
为了给他筹钱,黎母黎父偷偷把原主家她父亲亲手盖的三间砖瓦房给卖了。
买家是黎父的亲弟弟,许是两家人商量好的,对外黎叔说是借住。
但其实,原主的房子是被黎叔花三百块买下来的,这笔钱被黎峰拿去在省城买了个三间房的小院子。
这也是之后黎家费尽心机也要把原主困在黎家当牛做马的其中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