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楚兵

关灯
护眼
$103o章 惠安坊天赐楼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幽州,

城南,

惠安坊。

在帝都七十二坊市中,惠安坊的情况比较特殊。

元始二年,大赵定都。

秉承了楚国的传统,将城区规划为南庶北皇,东贵西军。

惠安坊,既不是城南的穷困户集聚地,也不是城东权贵之地,更不是幽州内城辐射一圈的坊市。

如此尴尬的境地,导致了惠安坊跟洛阳的长宁街一样,慢慢成了富户、寒门、小吏阶层的聚居地。

作为上流社会的底层,这些人守着那一点点微薄的面子。

不愿意去城南居住,又无法承受东城昂贵的地价,最终选择了此地。

但幽州的河东河西,不用等三十年!

短短两年时间,他们就为当初的决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城南尚善街,连接东西两市,一路有染布坊、酿酒坊、集贤坊……等等,

如此得天独厚的商贸地段,随着赵国的雄盛而崛起的度,简直不可想象。

这让那些曾经惠安坊,看不起的三教九流之地,成了现在幽州地价最贵的地头。

惠安坊,有一座巨大的四层高的酒楼。

此酒楼视野开阔,既可见附近坊市的琼楼,也能看见远方的尚善街,甚至能瞧见西市染布坊等地。

酒楼下方,几百步外,离开了神龙主街,便是小巷纵横,小院林立。

不少寒门、小吏的宅院,酒楼上一览无遗。

这会,喧嚣的大街,拐进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男子。

他是个身覆皂衣的巡更武侯,双手拉着背上的大捆物件,

从大街转入小巷后,打开‘嘎叽’作响的木门,将背后的两捆赵国标准柴火,卸到了自家的柴房门口。

“大春,阿杨。

出来做饭了,今个衙门柴哦。”

院子大屋里,

两个看起来不怎么聪明的孩子,听见了父亲的呼喊,

嬉笑着将柴火分好类,那些捆着的藤条也小心挂在屋檐下。

小户人家,柴火可是宝贝。

尤其是帝都幽州深处,想要砍柴得走上几十里。

“当家的,咋个又是柴火?俺不是说了,弟弟家中要舔屋,找咱们借五十贯钱吗?”

“现在柴多贵啊。

你不知道,元始五年,幽州附近新增了二百万人。

下个月柴火又得涨价。”

矮小的房屋里,女主人跟夫家置气了。

她喋喋不休的说着男人的不是,说他要不是靠自己北疆族人的身份,哪里能补个巡更武侯?

现在弟弟要五十贯钱,她都拿不出来,今后回娘家哪有面子?

可女人哪里会知道,现在幽州的柴价还是其次,

随着大量外籍官员的出现,七十二坊的租房价,已经涨得离谱了。

低头挨骂的巡更武侯,他的顶头上司汪大人,可是正儿八经的七品武官。

汪大人年俸为四十五贯,加上禄米、柴薪、津贴,大概是一百八十贯。

幽州一个长工,年价现在是十贯左右。

一百八十贯够多了吧!

但他在崇让坊边角,租了间二进的院子,一年就要六十五贯。

二进的小院而已,不过些许体面,却要了他三成以上的官费。

他们一家来京当官,小地方的同僚还以为享福,可如今日子过得是紧巴巴。

他儿子最近又要入国子监学武,这笔开销,现在是愁坏了汪大人。

妻子根本不知道,现今衙门里钱财按点放有多难。

这偌大的幽州城,将来要是换了皇帝,还不知道赵国什么样呢?

----------------

惠安坊,小院里。

吵闹的两夫妻不会知晓,在他们头顶的飞檐斗拱上,天赐楼的四层大屋里,

十几个身穿华服的老爷们,面带凝重,正在驻足向下观看院子里的一切。

“哼哼!

你们也看见了,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