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正是贫道从“禹步”里得到的灵感。”
“传闻最古老的河洛禹步,步罡踏斗。可以沟通上苍。贫道是没有这种能力,但是借鉴一下其中的道理,还是可以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仍在调息的众人,“几位可能猜到贫道的手段??”
几人一边调息,一边思考。
但是境界不到,完全无法理解太渊的手段。
太渊释疑道:“其实说穿了,就是截断各位的攻击罢了。”
“只不过不是格挡拦拿这种实际的截断,而是贫道破坏了各位的平衡。”
“天地万物,皆有气场,习武之人的气场比普通人更强大。贫道刚才的几步,全都是踏在各位的气场薄弱点上,从外部干扰了各位的真气运转。”
东方白恍然道:“怪不得,我明明没感觉到你的真气波动。”
张静定惊叹道:“如此手段,近乎神通道术!”
风清扬慨道:“这是真正的杀人于无形。”
宋之谦做了个道礼:“天地一太极,人身一太极,这就是外景大宗师的手段么。”
先天高人们闻言纷纷颔首,总算明白了其中玄妙。
台下众人虽大多懵懂,却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那步法的恐怖——无需真正动手,只需几步,便能破去顶尖高手的围攻,这等威能,简直闻所未闻。
要不是之前见识过众人的惊世武艺,他们肯定会以为这是一场戏不可。
修为越高,人本身的气场就越强。
对周围的影响就越大。
然而,只能粗陋地释放威势。
而到了太渊的境界,加上对天地气场的认识,完全可以让自己与周遭天地进行共鸣。
所谓“我身所在,便是道场”。
太渊没说的是,凭他如今的风水造诣,若是进入山林,选择一合适的地形,通过对地脉气场的影响,甚至可以做到小范围的呼风唤雨。
东方白洒然一笑:“太渊兄,既然打也打了,那么……我们可以详细的来谈谈你说的布武天下的计划了。”
隆钦巴双手合十,低眉问道:“国师,贫僧只想问,到时候,是否会接收藏地子民进修?”
太渊颔首:“藏地子民亦是我大明子民,自然一视同仁。”
隆钦巴眼中闪过喜色,深深一礼:“如此,贫僧再无异议。”
…………
时光荏苒,十五载光阴如白驹过隙。
江湖风波迭起,朝堂新陈代谢,
一代新人换旧人。
太渊当年力主创建的【武学院】,初建时颇为冷清。
朝堂之上,文官集团多持观望,甚至暗中非议,认为此举乃是“舍本逐末”;唯有少数武勋世家,将旁系子弟送入其中,更多的则是各大门派身家清白的弟子、军中急于求进的军官,以及些许根骨奇佳的农户子弟。
因为大家对武夫的观念一时之间转不过来。
但是随着朱佑樘大力支持,不断宣传,接下来的几年【武学院】的日子好了很多。
但是人少有人少的好处。
太渊和一众先天高手创出了适合各年龄段的筑基功法,养身强体,颇有功效。
更是共同研究武学道功,诞生了种种具有神奇功能的武学。
让人看得更远的【天视术】,是利用超强的真气控制,在自己眼睛前制造无形透镜,达到“望远”的效果。
因为是人自己控制,所以想要看远看近都可以,不过这需要极其细腻的真气控制。
还有类似的【地听术】、【鸟渡术】等等。
再比如有一门【食气术】,能够最大效率的转化食物的营养,减小浪费。
这意味着寻常百姓无需依赖天材地宝,仅凭五谷杂粮,亦可缓缓积蓄真气。
这门妙法是太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