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重新入座。
院内一片死寂。
过了许久,诸葛云文才仿佛找回自己的声音,干涩无比地开口。
“这是……奇门??”
诸葛富依旧沉浸在巨大的冲击中:“不对…不对…这不是奇门!奇门不是这样的…”
诸葛云昭眼神直勾勾地看着太渊,期待解惑。
“不是奇门。”太渊平静道:“这是我的外景领域,只是借用奇门的部分道理。”
诸葛云昭呢喃道:“外景?”
太渊道:“我说的“外景”可能和你们理解的不同。”
诸葛家四兄弟直直看来,等待太渊解惑。
同一个术语,在不同门派的解释和释义有差别,这很正常。
太渊解释道:“我所说的“外景”,乃是天心入微,通神入化,自身心象意志对外之显化。”
“简而言之,便是于身外,暂时开辟一方受我意志主导的独立小天地。在此方天地内,我可为天地立心,驾驭周天万象之气,以我之意,行天地之法。”
这是太渊和异人们修行路数的不同。
因为不是奇门路数,所以太渊不用定中宫。
在他看来,奇门的“定中宫”好比立下一个支点,以自身的炁去撬动天地之力,因为是借法,故需严格遵循外界天地的运行规则,顺天而行,四盘运转之力。
这一点,虽然太渊没见过【风后奇门】,但从【武侯奇门】的原理去推断,哪怕是原世界线的【风后奇门】,可以拨弄四盘,也能遵循这个规则。
简单的说,奇门局是不能直接从“惊蛰”格局直接跳到“大雪”格局,中间必须经过其他节气。
而太渊的外景领域不同。
它是源于自我意志构建,参悟各种天地规则道理,演化领域,日后随着他对于“道”的理解增加,外景领域也会逐渐增强。
这番解释,如同洪钟大吕,再次狠狠撞击在诸葛家四兄弟的心神之上。
诸葛云文脸上血色尽褪,他张了张嘴,想问“这真的能做到吗?”,却发现喉咙干得发不出声音。
只有身为术士,才真正明白太渊这番话背后所代表的,是何等不可思议!
但是亲眼见到方才的景象,又无法去否认。
想开口请教,又怕涉及到太渊的隐秘,让人家以为自己等人是在窥探绝技。
异人界规矩森严,法不轻传,这般核心秘技,岂是能随意探听的?
若因此引起误会,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经过主人家同意,擅自窥探偷学,就算被人杀了也不冤。
太渊看出四人心神激荡,已处于崩溃边缘,炁息紊乱不稳。
他也没想到自己一番演示和解说,对专精奇门的四人冲击如此之大。
唉——
太渊轻叹一声,只是悄然将自身气场释放开来。
瞬间,一股大安定,大自在的感觉拂过四人意识。
诸葛家四兄弟只觉一股难以言喻的宁静。
心中那惊涛骇浪般的震撼、恐惧、迷茫、渴望…等等剧烈情绪,一下子被抚平。
然而,这强行而来的“安定”,反而让他们心底生出更深的惊骇。
自己的情绪竟能被他人如此轻易地影响和控制,这多吓人。
但在太渊的气场里,几人惊骇的情绪压根生不出来,这种“身不由己”的宁静,比方才的认知颠覆更让他们感到一种诡异的恐怖。
“四位心神损耗太重,先去休息吧。”太渊道,“有什么疑问,明日精神好了再说。”
诸葛云文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所有翻腾的思绪,起身郑重行礼,声音依旧有些沙哑:“多谢先生,我等……确需静思片刻。”
其余三人也纷纷起身,行礼告退。
脚步都有些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