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三国我做主

关灯
护眼
第697章 迁居长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为了女儿。为了整个黄家的未來。黄承彦最好还是艰难地作出这个决定。走经商这条道路來重振黄家。所以他求刘欣帮助來了。对于黄承彦这个决定。黄家的其他子弟都是赞同的。生活在襄阳这个花花世界。谁不知道有钱的好处。

不过。这几年由于刘欣重视商业。还专门在户部成立商务司。使得刘欣辖区内的商业发展迅猛。尤其是重启丝绸之路以后。各地的商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來。黄家在黄祖担任家主的时候。就不屑于经商。现在贸然要组织商队。自然是一头雾水。既沒有货源。也沒有人才。只好求到刘欣门上。

得知黄承彦想要组织一支黄家商队。刘欣不由颔首笑道:“先生放心。这件事。刘某绝对会鼎力支持。但贸易讲究公平竞争。刘某也不可能给你太多的优惠。只能答应每年调拨给你们黄家三百斤茶叶。其他的就看你们黄家自己了。”

茶叶现在还属于官营商品。在市面上有钱也买不到。就连黄承彦家中喝的茶还是蔡珏送给他们的。刘欣一下子就调拨给黄家三百斤茶叶。这个支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这三百斤茶叶。黄家甚至不用组织商队。在襄阳就能够大赚一笔。

黄承彦原來只是指望刘欣能够折价卖给黄家一些白瓷。那已经很不错了。沒想到刘欣一出手就是三百斤茶叶。不由大喜过望。连声称谢。拱手说道:“黄某还有两件事相求。还望大人能够答应。”

刘欣并沒有因为黄承彦得寸进尺而生气。因为他知道黄承彦是个非常要面子的人。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连黄家商队组织货源的事情都不会來求自己。他既然开口。那就是有要紧的事情。刘欣点了点头。说道:“先生请讲。只要刘某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黄承彦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刘大人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好意提醒过黄某。只是黄某犹豫不决。错过了时机。现在就算手头宽裕。想要在长安城中买块地建宅子也來不及了。这段时间书院搬迁。课暂时停了下來。但黄某想來也停不了几天。总不能因此耽搁了月英的学业。所以。黄某斗胆。想请大人恩准。让月英暂在大人府上小住一段时间。”

黄家在襄阳城中也沒有宅子。但是好歹有两门亲戚。黄月英读书的时间不是住在州牧府就是住在太守府。这次书院迁往长安。而蔡瑁仍然是襄阳太守。却不是搬迁之列。于是黄家在长安城中就只剩下一门亲戚了。

不过。有一件事黄承彦却不知道。刘欣到达长安城以后。刘家是要住进皇宫的。黄月英再想住在刘家就不太合适了。黄承彦不清楚刘欣将要登基称帝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他平时不留心。相反。黄承彦对这方面的事情非常**。但是。自从刘欣击败董卓以后。无论是官还是民。呼吁刘欣称帝的声音就沒有停止过。就连司马徽、庞德公和刘备这些站在刘欣对立面的家伙。都已经看出刘欣是民心所向。而将目标瞄准了刘欣的下一代。

正因为黄承彦满脑子听到的都是刘欣应该称帝云云。所以这一次。轮到刘欣真要称帝了。他反而沒有特别的感觉。更何况这次事情都是刘欣的一帮亲信文武秘密进行的。外人又如何得知呢。

听到黄承彦所求的竟然是这件事。刘欣不由哈哈大笑。说道:“先生勿忧。长安城中的宅子已经替你们准备好了。依刘某看。先生一家不如就此迁入长安好了。”

长安是未來的都城。那里的土地、房产现在价格还不算太高。但是总有一天会变成寸土寸金的所在。以刘欣、马芸來自后世的眼光。又怎么会看不到这一点。所以。在各地富商纷纷进长安城购地建房的时候。马芸也差人在长安城里买了许多土地。修建了一批住宅和店铺。

这些土地、房屋、店铺本來应该像襄阳一样。全部掌握在朝廷手里。这钱自然也只能由朝廷來赚了。可惜正赶上国库空虚。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钱來建设长安城。只能将这些土地打包卖给各地的富商士绅。

不算大汉钱庄。州牧府的女人们自己也另外经营了一些店铺。手头有不少“私房钱”。早就商量着要在长安城置些产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