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枣村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苦命的小秋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古有登高望远,他们是登坝堰望学校,这一瞬间,有人在思考,有人在发呆,还有人在扣小石头往河滩里扔。

冬天的河滩是干的,仅剩下冻成冰的一条细流,甚至都没有人的脚宽。一块小石头扔下去,就像是泥牛入海,连回声都没有听到半分。

程明倒也不是想发泄,只是习惯性的手欠,他又从土里抠出来一块石头,刚要扔,就被“扑通”的声响吓了一跳。

其他两人的视线也被吸引了过来。

离他们四五步开外的地方,聚着一堆小孩,不知道他们讨论了什么,突然,其中一个抱起西瓜大小的石头,直接就扔到了堰下,刚才的动静就是这么来的。

“程超?”小陈老师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班里的刺头假小子,其他小孩一哄而散,程超跑慢一步,被陈晓晨叫住了。

进行了一番安全教育后,小陈老师总算想起来这是个什么场合,放过了她。

程舟蹲坐的时间太长,把脚给压麻了,她扶着膝盖站起来,迫切地想要走一个。

恰巧这会儿风刮的越来越邪门,三人就朝院子里走去。

寿宴落幕,此刻的冷清和先前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程明腿长,先他们一步走到门口,他把厚实的门帘挑起一个缝,没有掀起来,而是原封不动地放了回去。

“有人在里面。”程明神神秘秘地说。

毕竟是老房子,隔音效果很一般,他们一边搬着板凳坐在院子里观察老奶奶种的菜,一边留心屋里的动静。

在里面的是一直存在于程舟和小陈老师口中的陈秋月,刺头假小子她妈,也正因为如此,三个人当中,数陈晓晨耳朵竖得直。

三大爷终于忙完,竟然从西屋抱出来一簸箕玉米放到他们面前,说是给他们找点消磨时间的活儿。

因为听墙角听得太过于专注,程明脚边积攒了四五个玉米芯的时候,小陈老师只扣下来相当可怜的两溜,毕竟他是一个籽儿一个籽儿的往下揪。

知道的以为他在剥干玉米粒,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给玉米按摩呢。

从程秋月东一句西一句毫无章法的话语中,三人勉强拼凑出了他这些年来的艰辛。

在丈夫没出事之前,程秋月是过了一段幸福日子的,新组建的小家里只有他们两个,没父母帮衬又如何,这一点都不妨碍万籁俱寂时,小两口缩在一床被窝里规划他们的未来。

像两个互相拥抱,用体温来让对方取暖的小动物。

秋月说等孩子出生后,就去城里找个活儿,男人却只听到了前半句,想象他们未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

男人出事那天,秋月已经怀孕七个月了,那他村里统一给地浇水,家里必须得留人,她就自己去镇上的卫生院做检查。

人本能地趋利避害,记忆也是这样,从在医院太平间看见男人,到盖棺下葬,她都过得稀里糊涂的,一直到女儿出生,听到细弱的哭泣声,她才觉得自己一颗心重新跳动了起来。

然而这个时候,她已经错过了很多,赔偿款被公婆紧紧攥在手里,为了不让她碰这笔钱,那对年过半百的夫妻开始泼脏水,一会儿说秋月生不出来儿子要绝了他们家的户,一会儿又说月份都对不上,谁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家的种,什么难听说什么,完全不给她们孤儿寡母一点活路。

娘家觉得她死了丈夫,不吉利,怕冲撞到同样刚出生的小侄子,一直到她出月子,就只有亲妈提着几斤鸡蛋来看了她一眼,更不用说给她出头了。

刚生产完,正是虚弱的时候,本该好好养身体,程秋月却又伤心又动气,不可避免地落下了病根,这也就是为什么陈晓晨第一次见她的时候,觉得她已经三十多了。

实际上,她才二十多,正是女孩子最美的年龄。

程秋月心里有气,上户口的时候给孩子取了“程超”这个名字。

她开始学着侍弄庄稼,可这是靠天吃饭的活,一年到头累得腰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