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关灯
护眼
第80章 重建江南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到他,连忙迎上来:“侯爷,您怎么来了?快请坐,我这就给您熬莲子粥。”

黄宁笑着坐下:“不用麻烦了,我就是来跟你告个别,明日要去江南了。”

老板愣了一下,随即叹道:“这么快就要走啊,江南那边刚经历战乱,肯定很辛苦,您可要多保重身体。”

“放心吧,我会的,”黄宁看着老板,“这家粥铺就交给你了,等我回来,还来喝你的莲子粥。”

“一定,一定,”老板连忙点头,“我给您装些莲子,您带在路上,想喝的时候自己熬。”

黄宁没有推辞,接过老板递来的莲子,道了谢,才起身离开。

回到将军府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黄宁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脑海里满是江南的景象,不知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次日清晨,黄宁早早地起了床,带着林小虎来到宫门口,太子已经在那儿等了,身边还跟着几名随从。

“黄将军,你来了。”太子笑着迎上来。

黄宁点头:“殿下早,我们出发吧。”

两人登上马车,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江南方向出发,林小虎则骑着马跟在马车旁边,时不时掀开车帘,和黄宁说几句话。

一路向南,天气越来越暖和,路边的草木也愈发青翠,和北境的萧瑟截然不同。

这日,大军抵达淮河镇,上次夜袭叛军战船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淮河上一片平静,只有几艘渔船在水面上漂泊。

太子掀开车帘,看着淮河的景色,感慨道:“上次来的时候,这里还是战场,如今却这么平静,真是世事无常。”

黄宁也看向窗外,道:“是啊,百姓们最盼的就是太平,我们这次去江南,一定要让那里的百姓尽快过上安稳日子。”

太子认真点头:“我记住了。”

大军在淮河镇歇息了一晚,次日继续赶路,一路上,黄宁让人不断探查江南的情况,得知苏州、扬州等地的百姓已经开始重建家园,但缺少粮食和药材,不少人还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屋里。

黄宁眉头皱起,对太子道:“看来我们得加快速度了,百姓们等不起。”

太子应道:“好,我让人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

几日后,大军终于抵达苏州城,苏州知府带着官员们早已在城门口等候,看到黄宁和太子,连忙上前见礼:“属下参见将军、殿下,一路辛苦。”

黄宁扶起知府:“不必多礼,城里的情况怎么样了?百姓们都安置好了吗?”

知府连忙道:“回将军,大部分百姓都已安置妥当,只是粮食和药材有些紧缺,还有不少房屋需要修缮。”

“我知道了,”黄宁点头,“物资已经在运往江南的路上了,很快就会到,你先让人统计一下需要修缮的房屋数量和缺少粮食药材的百姓人数,报给我。”

“属下遵旨。”知府连忙应道。

黄宁和太子跟着知府走进苏州城,街道上已经有了些许人气,不少百姓在打扫卫生,修建房屋,看到大军进城,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朝着黄宁和太子磕头道谢。

黄宁连忙让士兵扶起百姓:“大家快起来,重建家园要紧,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们会帮大家解决。”

百姓们闻言,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表示感谢。

来到知府衙门,黄宁立即召集官员们开会,部署灾后重建的事宜,从物资分配到房屋修缮,再到百姓的安抚,每一项都安排得详细具体。

太子坐在一旁,认真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黄宁也耐心地解答,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会议结束后,黄宁留下几名官员,详细询问了苏州周边的情况,得知还有一些小股叛军在骚扰百姓,他当即下令:“派一支军队去清剿叛军,务必保护好百姓的安全。”

“属下遵旨。”官员们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日子,黄宁和太子全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