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关灯
护眼
第461章 剑中藏剑,重铸之法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陈阳端著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笑道:“前辈谬讚了,陈某毕竟不是什么正经道士,这玄门第一的名头,更加担待不起。”

“哼...”

燕蕴斋抹了抹嘴,“若有足够的本事,自然当得这名头,又何必推三阻四,好不爽利!我辈剑侠正该快意恩仇,你这人不错,就是有时心思太深,显得不够磊落!”

这话说得確实鞭辟入里,陈阳也无处反驳,只好以茶代酒,敬了对方一杯。

燕蕴斋这次上门,还真就是纯粹过来喝酒的,仿佛先前没有听到陈阳对铸剑池的一番评价,將一坛十五年陈的瀘州麯酒喝了个底掉后,也不以功力驱散酒气,凭藉著健壮体魄保持著微,在陈阳的相送下走出了剑庐大门,这才道:

“留步,不必再送,今日难得如此痛快。至於那铸剑池之事,你便自行去寻掌门师兄分说,不必弯来绕去。”

说著,他又以悍醉眼看向陈阳,目光似有直刺人心之能,令陈某人颇觉尷尬,连声称是。

摆了摆手作为道別,燕蕴斋提著空空如也的酒罈,留下个洒脱背影。

陈阳有些羡慕对方这快意恩仇的处事风格,只是以他的个性,確实模仿不来休息了一晚后,第二日,陈阳便请钟铭代为引荐,一同前去拜访仙剑派掌门独孤鸿。

世人常有传闻,说这位掌门的剑术並不如其师弟燕蕴斋高超,之所以能当上仙剑派掌门,只因其入门较早。而这等说法,便是在蜀中也广为流传。与『燕真人』不同,因独孤鸿常以一身儒服示人,看上去像个教书先生,所以,虽然他身为玄门一派之长,世人对其的称呼,却以“独孤先生”居多。

陈阳第一次见到对方时,便知道这传言纯属无稽之谈。

若以剑来比喻,燕蕴斋是一柄锋芒毕露的宝剑,独孤鸿则是一柄收敛锋芒的鞘中剑,看似貌不惊人,实则却是刚柔並济、待时而动。

所谓虚名对这等人而言,根本不足掛齿。

陈阳隱隱有种感觉,若他的剑术还停留在『术”的层面,对方的剑术或许已触碰到了『道”的边缘。

这也是理所应当,毕竟,有著这等铸剑巧思与匠心,並令心高气傲的燕蕴斋也甘为副贰的,又怎可能是碌碌无为之辈

“陈掌门来了快请坐。”见到陈阳前来,独孤鸿露出见到老友般的笑容,

和蔼地问道:“潜龙剑已经到手一晚上,陈掌门感觉如何”

“潜龙剑与我先前所得的剑器全然不同,其中妙处,至今尚未完全领会。”

陈阳伸手一摸,將缠绕在腰间如一根玉带的潜龙剑取下,微一运力,令剑身重又挺得笔直。

“不仅刚柔並济,形態还可任意变幻,確实了得。”

独孤鸿点了点头,又问道:“不知陈掌门如何看待这『潜龙”二字”

陈阳心道,自己的飞剑名为藏龙,李猴儿的匕首则有龙刺的別称,如今新到手的宝剑又叫潜龙,仿佛这阵子跟『龙』这一字槓上了。

“潜龙之名,应是出自易经乾卦六交的交辞,也即一一初九,潜龙勿用。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交辞则以龙为象,而龙善变化,初九位於六的最下位,意指藏器於身、待时而动。”

陈阳缓缓道:“潜龙勿用,重在待时而动,诸葛武侯號称“臥龙』,与这潜龙之名倒是有些共通之处,他躬耕十余载,潜心磨礪,一朝出山,便鼎定天下三分之势。”

“但孔明终究未得其时,於五丈原,令匡扶汉室成为泡影。”独孤鸿长嘆一声,道:“臥龙,还是未能升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陈阳亦嘆道:“若有机会,便不该放过。”

“陈掌门能有此言,已是明白了潜龙真意。”独孤鸿道:“潜龙此剑,外表可顺应形势而变化,正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找准时机,继而起到一锤定音之效。此剑於陈掌门,可谓绝配。”

“晚辈受教。”陈阳低头道:“此番得授潜龙剑,不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