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关灯
护眼
第462章 伤人利器,剑门雄关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过只有薄田二十二亩,勉强供我一家人吃用而已。今次是可以给它,但下次,下下次又如何便是有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样挥霍。”

“你可万万不要得罪那些东西。”周边又有人劝:“前几日,城东开典当行的老郑,也是碰上了这些个东西,偏偏他又不信邪,请了法师前来收妖——-结果,一家五口死於非命不说,便连灵芝寺的那个老和尚也被掏了心肝,赤条条地掛在院中树上!”

有人狠狠地一拍桌子,“真是无法无天,难不成就让这些东西肆意妄为”

“那能怎么办就算是衙门里的公人捕快碰见这些东西,不也要嚇破胆么

也就前些日子,那个路过的剑客收了几个鬼怪,好不容易安生了些日子,如今又闹將起来了,那些剑仙异人个个神龙见首不见尾,如今又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请!”

陈阳听得眾人议论,知晓最近剑阁县內,每逢黄昏后,总有魅之辈现於人前,张口討要血食,但有不从之人,便要受其报復。

轻则家宅不寧,重则身死人亡。一时间,县內百姓惶恐不安、人人自危,家家户户於夜间紧闭门窗,周遭村镇里的淫祠野祀,隱隱又有泛滥之兆。

虽也有请高僧大德、有道之士前来捉鬼降妖的,奈何这等事发生得太过频繁,如同按下葫芦浮起瓢,没完没了。

仙剑派也曾派人前来,用其引以为傲的剑术斩杀了些阴灵鬼怪,安定了段时日,却也未能根除此祸。於是,只得每隔一段时间,便派弟子门人前来斩杀妖邪。

即便如此,县中百姓仍是不免受到惊嚇。

陈阳想道,鹤鸣山正在剑阁县內,三五斩邪雌雄剑便是放置於此山戒鬼井中镇伏妖邪,按理来说,剑阁应是蜀中最没有邪崇为患的地方,如今怎会变成这副模样

莫非是,戒鬼並出现了什么问题

想到这,陈阳便站起身,招呼著同行二人,一齐前往剑门关附近走访,以探虚实。

剑阁,因诸葛武侯在剑门关凌空凿石、修建飞梁阁道而得名,素来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称,为兵家必爭的要害之地。

当年,季汉大將军姜维把守剑门关,曾藉此地天险抵挡住了总共十万魏军。

只可惜魏將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致使后主惊恐之下率眾出降,断送了四百年炎汉,后人每念至此,总不免扼腕嘆息。

陈阳立足山巔之上,望及剑阁古关、古道、古柏,思及三国故事,感慨道:“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当年后主降魏,姜维仍欲再兴汉室,令得钟会、邓艾反目,只是终究计差一筹,谋败身死。若非后主保留了其密信,只怕要背上反覆小人之名—-此地果然险要,怪不得能抵挡十方兵马。”

“剑门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徐弘远道:“先祖曾有言,世上坚城雄关,总不免被付之一炬,唯有这剑门关是个例外,从未被正面攻破。”

“此地居於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剑门之名,可谓恰到好处。”

陈阳说道:“与龙虎山相仿,大剑山亦有丹霞之貌,怪不得龙虎山祖天师入蜀之时曾於附近暂居,在剑门关东边不远处,便是鹤鸣山,相传那把三五斩邪剑就镇封於此山戒鬼井內我看,剑阁县近来的怪事,恐怕正是与其有关。”

徐弘远询问道:“这么说,师父是打算去鹤鸣山戒鬼井看一看了”

“想倒是有点想”陈阳坦然道:“不过,鹤鸣山本是仙剑派旧址,戒鬼並更是一等一的重地。咱们在峨眉山上时,他们也算是招待得十分周到,如今总不能不打一声招呼,就擅闯他人重地为免多事,还是先向仙剑派在此地管事的知会一声,看看是否需要助力。”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