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关灯
护眼
第1061章 礼尚往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枉。

库房里各种东西肯定是有的,只是不足量。

先到先得,或者像范成明那样,横的先得。

少府监的东西日常多了,布帛之类最好变现。

按规定几年一件衣裳,真要指着它,得穿成不蔽体的烂布条。

以次充好是常事,质地紧实的布料换成轻薄的,更有甚者是不知道放了多少年的陈布,劲一大就碎了。

这样的份例,只比一点没有好,不拿吃亏,拿了生气。

这还算落到手里的,更多时候问就是在排期,人手不足,得先紧着皇上和各处的贵人。

所有人心知肚明,一旦排下来军士退役归家都等不到,东西钱帛早被人瓜分完了。

军士的衣裳要么靠从家里带来,要么用战后的缴获换,一个个穿的千奇百怪。

不如费点钱帛,在祝明月这儿做,省时省心还不生气。

庄旭琢磨找个机会,把衣料要出来,要么拿下去分了,要么让恒荣祥代工制作成衣。

合作这么久,不用段晓棠抽丝剥茧,祝明月也猜到右武卫的某些军需,恐怕永远只会停留在朝廷的账面上。

有吴岭坐镇的南衙诸卫尚且如此,粮草没被克扣,军械慢慢能拿齐,顶多偶尔穿得“凉快”

一点。

待遇已经算顶格,不敢想其他军队是何种境况。

大概比草台班子强一星半点。

祝明月脑子里过一圈,恒荣祥备货量足够接这一笔订单。

入驻万福鸿的商家中有两个做皮草生意,签订租约时声称皮草和绸缎混着卖。

实际双方心知肚明,他们主业是皮草,所谓绸缎生意,大概率只是空窗期转租的借口。

祝明月也没有办法,大多数货物都有时令性,剩下的时间不抠脚能怎办,老天爷又不是家里的长工,一年四季,一天十二个时辰干活。

只能将各种责任条款落实到字面上,并要求具体负责经营的“掌柜、管事”

,一旦有变动,必须报备。

两个皮草商人在祝明月这儿竞拍过皮料,现在祝明月转过头找他们买一些不上档次的皮衣,礼尚往来。

万福鸿,从货源到销售渠道,都有着落。

祝明月:“我和徐掌柜通个气,三日内,庄长史派人带上钱帛,去恒荣祥提货。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