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关灯
护眼
第1896章 能打能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又不是在课堂提问,学生答对了,老师夸赞一句“真聪明!”

作为奖赏。

谁敢居高临下地和皇帝说话?

吴越轻声细语,“陛下英明神武。”

与此同时,范成明等人正忙碌地将象征各城池的微型土坯房屋错落有致地摆放在陶板上。

吴杲的视线越过这些精致的模型,聚焦于上方那片略显呆板的绿色之上——那是曾被突厥掌控的广袤草原。

在这片绿意盎然之中,唯有西北方向的一条纤细黄线显得格外突兀。

若那是河流,理应有源头与湖泊、直流相伴,且色泽不应如此。

吴杲到底是认真研读过战报之人,指着黄线一头的黄白之地说道:“这是与呼图决战之地?”

吴越轻轻点头,“正是此地。”

但话语的重点却不曾落在自己身上,而是顺着那条黄线延伸,“当时范大将军便是沿着被牛羊啃光的草场追击呼图残部。”

手指继续滑动,直至舆图的边缘,“在那儿,与于罗布拼凑的十万大军不期而遇。”

恰时,范成明将半个手掌大小的陶件摆在对应的位置。

吴越介绍道:“千金的七宝香辇便停在两军中间,就是这个位置。”

按舆图的比例尺换算,即便是公主的车辇也不应如此显眼,但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看似单薄的七宝香辇却如山岳般巍峨。

当然,这是给皇帝的特供版,吴越给吴岭准备的陪葬品上,就没有这辆车。

和亲公主最怕的不是他乡的风霜刀剑,而是母国的遗忘。

吴越的这番言辞,果然触动了吴杲的心弦,“不愧是朕的爱女,大吴的公主。”

吴越谦逊地低下头,“皆是仰赖陛下与皇后的悉心教导。”

周围的臣子们,闻讯而来,纷纷附和,场面热闹非凡。

吴融的声音格外清晰,“先祖保佑,子孙有德。”

瞥一眼身旁两位长辈,继续说道:“父皇雄才大略,七叔英勇明智,千金皇妹更是忠孝两全。”

总之,夸来夸去,全是老吴家的“楷模”

段晓棠听了一耳朵吹捧,心中暗道,皇室也就这几个能拎出来说道说道了,其他的不是小透明、背景板,就是类人生物。

好不容易有个“好人”

,偏偏不好好活。

吴越对吴融的吹捧置若罔闻,转而提议,“陛下,不如让白二郎为你介绍北征始末。”

吴杲自然察觉到吴越对吴融的疏离,两人年纪相近,却似乎总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横亘其间。

他不光知道吴岭在明德门外显灵,连吴越玩笑一般特意不分给吴融玩具的事,都有人一五一十地回报。

不过,在吴杲看来未必是件坏事。

执掌军权的族亲与成年的儿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更为妥当,否则他难以安枕。

吴越晓得分寸,这一点让吴杲很是满意。

转而问道:“怎么让二郎来介绍?”

毕竟,吴越是名义上的主帅,而这幅陶板是右武卫制作的。

怎么看都和白家扯不上关系。

白湛穿着一身华丽的金甲,从人堆里钻出来,摆出一副小辈的俏皮姿态,“回禀陛下,因为整个北征大军中,能征善战和能说会道两条上,无人能及微臣。”

能打的没他能说,能说的没他能打,全靠综合素质胜出。

吴杲的心胸到底比杨胤大些,亲戚家小辈有能耐,他还是欣喜居多,将来都是国家栋梁。

白湛在北征中有所建树,勉强能够独当一面。

否则以白隽向来圆滑却又懦弱的性格和手段,再配上一副病病歪歪的身体,如何能镇得住并州大营?

吴杲对右武卫的将领颇有了解,能打的从军功上就能看出来,能说的他也知道那么一两个。

范成明就不提了,刚才连陶板的位置都摆放不当。

吴杲看向人群一角,“朕记得,段卿的口才也是相当了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