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宫药香遇

关灯
护眼
第七章 玉佩玄机藏祸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了杯温水,看着她苍白的脸色,轻声问:“那位李府夫人,真是你故乡的故人?她找你到底做什么?”林晚犹豫片刻,从怀中掏出玉佩和绢册,放在桌上:“她是我穿越前的同事,这玉佩据说是穿越回去的关键。”

    沈砚拿起玉佩仔细端详,指尖拂过上面的星图纹路,神色渐渐凝重:“这是隋代的‘星象佩’,据《隋书·礼仪志》记载,这种玉佩是皇室观测星象用的,传闻能通天地之气,但也有记载说‘佩之者易遭天谴’。我祖父曾在太医院当值,见过一本前朝医案,上面写着有人因佩戴此佩暴毙,死状凄惨,七窍流血,浑身皮肤溃烂。”他将玉佩放回桌上,推到林晚面前,“这东西邪性得很,不能留。”

    林晚心头一沉,想起刚才触碰玉佩时的刺痛和苏婉袖口的血迹,连忙问:“医案上有没有说怎么破解?”沈砚摇摇头:“医案只说此佩有‘异气’,寻常人无法驾驭,除非有‘赤阳玉’相护。‘赤阳玉’是唐代皇室贡品,藏在国库之中,寻常人根本无法触及。不过我明日可以去太医院一趟,找我恩师问问,他博览群书,或许有破解之法。”他顿了顿,看着林晚的眼睛,“你想回去吗?”

    林晚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月光。月光洒在“晚砚堂”的杏色幌子上,晃出柔和的光影。她想起穿越过来的第一个冬天,自己冻得蜷缩在破庙里,是沈砚送来棉衣和炭火;想起筹备铺子时,王婆每天都熬好热汤等着她;想起开业那天,张木匠抱着小孙子来捧场,阿瑶举着木雕喊“林姐姐加油”。这些温暖的片段,早已刻进她的生命里。“我不知道,”林晚的声音带着哽咽,“我想回家见父母,可这里也有我放不下的人。”

    沈砚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方干净的绢帕:“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想回去,我就帮你找‘赤阳玉’,护你平安穿越;想留下,我就帮你摆平苏婉的事,不让京兆府的人找到你头上。”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像月光般笼罩着林晚。

    第二天一早,沈砚就去了太医院。林晚刚打开铺子门,就见阿瑶抱着个硕大的木雕招牌跑过来,招牌上“晚砚堂”三个大字刻得苍劲有力,周围环绕着梨花和杏子的图案,连花瓣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林姐姐你看!这是我爹雕了三天三夜的招牌!比西市所有的招牌都好看!”阿瑶仰着小脸,额角还沾着木屑,眼睛里满是期待。

    林晚接过招牌,入手沉重,木质光滑,是用上好的枣木做的。她摸着上面的雕花,心头一暖:“阿瑶,这招牌真好看,谢谢你和张师傅。”阿瑶笑着从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刚蒸好的枣糕,还冒着热气:“这是我娘蒸的枣糕,给你和沈大哥当早饭!我娘说,吃了枣糕,生意肯定红红火火!”

    这时王婆提着一筐新鲜的梨走过来,筐里的梨个个饱满,带着晨露的清香:“林姑娘,今日的梨是东市刚摘的,最适合熬梨膏。对了,今早听说京兆府抓了李府的夫人,说她私挖古墓,还搜出了不少文物,你昨晚没遇到危险吧?”林晚心中一紧,连忙摇头:“没有,我昨晚早就睡了。”王婆点点头:“那就好,最近西市不太平,晚上别出去瞎逛。要是有官差来问话,你就说什么都不知道,有沈医官帮你撑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章玉佩玄机藏祸根(第2/2页)

    上午的生意格外红火,刚开门就排起了长队。有个穿绸缎的夫人带着丫鬟来买梨膏,说是听张大户家的老夫人说,吃了“晚砚堂”的梨膏,咳嗽好了大半。阿力忙得脚不沾地,一边给客人装罐,一边高声介绍:“这是川贝茯苓梨膏,润肺止咳;这是杏梨果酱,酸甜开胃,抹在饼上最好吃!”客人听了他的介绍,纷纷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