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9,带着全村赶山致富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六十三章 咋这老多熊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春季的大兴安岭,能够晾晒成干货运到沪上的,还真不老少。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一场雨下完,漫山遍野都是各种菌子。

什么榛蘑、猴头菇、松茸啥的,只要愿意花时间,都能捡到不老少。

说起来都是好东西,正儿八经的山珍,放在后世,有钱也没处买去。

可在眼巴前儿,也只能当成补粮食缺口的玩意。

闹到最后,还有好些人不乐意吃,理由也很实在,这玩意再好,它也不是粮食!

可这些山珍一旦运出去,那就是变成了普通人难以品尝到的好东西!

至于松子啥的,那些得等到秋天才成。

赵鸣哥仨准备整山货,这里面有太多的讲究,相反,收货啥的,反倒不是啥难题。

在林清县,连黑市都能一直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存在,更何况是屯子里的乡亲捣腾点山货?

最为关键的一点,这件事用到的渠道,来自林业局。

不是说张大山在林业局,就能咋滴。

而是说,抓投机倒把的时候,带上林业局,安全!

至于资金如何回笼,乃至于最终如何划分换回来的物资,这才是真正难办的地方。

时代的局限性摆在这里,谁也无法规避。

如果是五年之后,赵鸣压根不虚,背靠木材生意发家的人那老些,谁还在乎捣腾一点山货啊?

赵鸣和张大山嘀嘀咕咕说了半天,唐大虎和刘晓华在一边听的直挠头。

咋还有花自己的钱给大家伙划拉好处的不是了?

甚至到了最后,还特意把电话打到了沪上办事处,找到了有‘小能人’之称的丁峰。

在赵鸣和张大山看来,极难处理的事情,到了丁峰这里,反倒不算什么。

倒也不是丁峰有多大本事,而是冬天那批干榛蘑让沪上办事处露了脸之后,有上级领导曾经专门提议过,类似的活动今后要多搞!

说到底,不管是赵鸣还是张大山,这里头的弯弯绕也是一知半解。

反倒是丁峰他们,为了把山货整到沪上形成一种惯例,早就把政策研究的透透的!

只不过原本等到秋收之后下雪之前才能搞山货,结果提前到了春季。

非但不麻烦,反而是意外之喜。

“你们先别急,我这就和领导汇报,相关的方案我们早就拟定过了,绝对不会让你们承担风险!”

丁峰着急忙慌的说了一通,挂断电话找相关的人员去进行汇报。

这一回别说唐大虎和刘晓华了,就连赵鸣和张大山都是一头雾水。

有啥说啥,丁峰刚才说的那些东西,办公室里爷四个,愣是没一个能听懂的!

反正按照丁峰的说法,只要把各种山货送上火车,运到沪上,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林业局得利,采山货的乡亲们得利,赵鸣哥仨得利!

专业的事自然要交给专业的人做,赵鸣哥仨对丁峰还是十分信任,相信这位在沪上都鼎鼎有名的小能人,必然不会坑害自己。

不大一会儿,丁峰打回来电话,敲定了收山货的事情,同时主动提议,自己亲自返回一趟林清县。

整个事情操作起来有些复杂,毕竟要绕过一些政策性的问题,好在不管是沪上办事处还是林清县林业局本身,都不会形成阻力。

只要捋顺了,赵鸣他们结果只用负责和乡亲们沟通,出面收山货就行。

丁峰要亲自回来一趟,还有其他原因,唐大虎和屈惠泽要的彩电已经划拉到手了,他对象所在的单位为了维持住赵鸣哥仨这条没有太多外来因素影响的渠道,也准备了很大的诚意,这些事情不是在电话里能够说得清楚的。

一笔巨款能够正大光明的花出去,还能做到三方都有利可图,赵鸣他们没什么不满意的。

年代的局限和生活的环境,甚至于自身的背景,都让赵鸣他们很难做到类似电视剧和小说中那样的投资。

反倒是对于赵鸣哥仨而言,在钱财方面当真没有太大的野心,稳稳当当把日子过下去比啥都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80小说网】 m.80xs.cc。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