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偶尔也会掰着手指跟自己讲一二三四五,只是大多数情况自己都不愿意听罢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患者还有抢救的余地,虽然大概率是脑死亡,但现在就谈器官移植的问题有点早。”“小孟”最后总结。
“呵呵。”李秋波坐在门口换衣服的椅子上,面带微笑看着“小孟”。
这玩意可真有意思。
条理逻辑明确,而且一直都按照规则走,估计规则是罗浩输入的。
但临床上的事儿,不光有规则,还有潜规则。
甚至整个运行机制都是潜规则那只无形的手在推动,规则只是用来维护……
李秋波正想着,“小孟”忽然站起来,打开icu的门。
罗浩大步走进来,没有一点耽搁。
李秋波一怔,“小孟”和罗浩之间还有其他联系方式?怎么开门的这个动作都如此丝滑?
“秋波院长好。”罗浩微笑,态度和蔼,不急不躁。
李秋波站起来,看了一眼罗浩,又看了一眼“小孟”,“你们配合的可以啊。”
“呵呵,我看一眼患者。”罗浩没接李秋波的话茬,而是直接要看患者。
“罗教授,你有什么看法。”李秋波问。
“没看法,现在我不在咱东莲矿总工作,就是在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点小问题,我是来解决问题的。”
这狗东西还真是滑不留手,李秋波心里想到。
对患者没什么看法,他能没看法?!
李秋波表示不信。
要是真没看法,前脚还在陪着老太太吃饭,听到有事儿后直接赶过来。
罗浩简直太狗了,李秋波有些无奈。
先看了一眼患者,患者17岁,突发昏迷,四肢抽搐,在120急救车上呼吸循环骤停。急诊医生给与胸外心脏按压,大约2-3分钟心脏恢复跳动。
但一直到现在患者处于深度昏迷,无法自主呼吸,并且血压低,需要升压药维持血压。
神经评分极低,考虑为脑死亡,并且和患者家属做了沟通。
罗浩看完后沉吟。
“罗教授。”林语鸣对罗浩换了个称呼,表明现在公事公办。
“林院长,患者的情况我是这么认为的,现在还有抢救余地。”
“抢救?”
“患者很年轻,才17岁,心跳停搏是发生在120急救车上,而且很快就心肺复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