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关灯
护眼
第2281章 亚洲第一高楼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bsp;   他的目光落在资金来源一栏,上面写着企业自筹百分之四十,银行贷款百分之六十,笔尖在这行字上反复点了点。

    “确定是恒达集团?”

    沈青云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看着肖如水说道:“不是什么皮包公司冒用名号?”

    “绝对是真的。”

    肖如水拍着胸脯,西装口袋里的打火机硌得他肋骨生疼:“招商局的王海生去他们总部考察过,三十几层的办公楼,气派得很。我昨天还跟他们总经理通了电话,人家说了,只要咱们这边土地落实,下个月就能派团队过来做地质勘察。”

    沈青云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越来越快。

    五十亿,对于财政紧张的滨州来说,确实是笔天文数字。

    但他太清楚恒达的套路了,先拿地,再用土地抵押贷款,最后把风险转嫁给地方政府。

    上辈子多少城市被这种所谓的第一高楼拖垮,烂尾楼成了城市的伤疤。

    “他们为什么选择滨州?”

    沈青云突然问道,目光扫过窗外开发区的方向,那里的厂房还在建设中,塔吊的影子在地上缓缓移动:“论经济基础,我们不如辽东。论区位优势,那边更好一点吧?”

    “这正是咱们的机会。”

    肖如水的声音提高了半分,对沈青云解释道:“恒达的总经理说了,就是看中咱们滨州的后发优势。他们要在这里建总部大厦,带动上下游产业,预计能创造八千个就业岗位。”

    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份土地规划图:“我初步选了三块地,都在市中心核心区,靠近地铁规划线……”

    沈青云没看规划图,指尖在亚洲第一高楼几个字上重重一戳:“如水同志,你有没有想过,以恒达现在的资金状况,他们拿得出五十亿吗?”

    肖如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沈书记,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在湘南工作的时候,去粤东考察过房企。”

    沈青云的声音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恒达集团的负债率超过百分之九十,旗下有大量项目因为资金问题停工。这种时候他们突然拿出五十亿来盖楼,你不觉得奇怪?”

    肖如水的喉结滚了滚,额角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淌:“可王海生说他们总部运转正常,银行那边也说愿意给贷款……”

    “银行愿意贷款,是因为他们知道最后有地方政府兜底。”

    沈青云合上文件夹,金属搭扣的响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一旦项目烂尾,这五十亿的窟窿就得咱们滨州来填。到时候别说建高楼,恐怕连下岗职工的补偿款都得被挪用。”

    肖如水的肩膀垮了下去,双手撑在膝盖上,指节泛白。

    窗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