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关灯
护眼
第2282章 争执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副书记朱晓元突然点头说道:“书记说得对,上周我去社区调研,有个老工人说宁要暖炕头,不要摩天楼。咱们的干部考核现在重民生,要是高楼建起来了,暖气却没通,老百姓照样不买账。”

    楚俊生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手指在笔记本上划掉了支持恒达项目几个字,小心翼翼的说道:“其实我也觉得那个高度有点离谱,咱们滨州的地质条件未必适合建超高层,万一地基出问题……”

    “不是高度的问题,是方向的问题。”

    这个时候,沈青云合上文件,目光坚定的说道:“滨州需要的不是亚洲第一高,是老百姓的满意度第一高。”

    他看向刘彦昌,诚恳的说道:“如果恒达真有诚意,可以让他们投资建设安置房和商业综合体,咱们按实际需求规划,资金监管到位,这样既安全又惠民。”

    刘彦昌沉默了很久,突然拿起恒达的投资方案,慢慢放进桌下的废纸篓。

    “书记说得对。”

    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却透着释然:“是我太急了,总想着搞个大动静,忘了老百姓要的其实很简单。”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松弛下来,楚俊生笑着说:“其实不建高楼也好,省得我天天担心宣传到一半烂尾,到时候省里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连刘彦昌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沈青云端起茶杯,发现茶水已经凉了,却还是喝了一大口。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像极了滨州的发展之路。

    有光有影,有急有缓,但只要方向对了,总能一步步往前走。

    散会时,刘彦昌走到沈青云身边,握着他的手,由衷的说道:“谢谢书记了,有时候确实需要有人泼泼冷水。”

    听到他的话,沈青云笑着摇头:“不是冷水,是实在话。”

    两人并肩走出会议室时,走廊里的迎春花正在悄悄抽芽,嫩绿色的芽尖顶着细小的露珠,像在孕育着新的希望。

    回到办公室,沈青云翻开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为官者,当如匠人,不为虚名筑高塔,只为百姓垒暖巢。"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响很轻,却像在心里敲下了一块沉甸甸的基石。

    他知道,滨州市未来的发展,迟早是自己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