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子稳重点

关灯
护眼
第八百五十九章 敲打警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何处,弊在何处,如何修正方能有利于百姓。”

    刚刚群臣被赵孝骞一通斥责,现在又单独点了苏辙的名,苏辙此刻的压力山大。

    眼前的赵孝骞,已不是当初跟他毫无顾忌玩笑的楚王世子,而是大宋的皇帝,此刻的政事堂内,那股帝王的威严气势仍笼罩在众人的心头,久久不散,令群臣心中敬畏惶恐。

    于是苏辙也不得不认真严肃地思考起来,这一次的思路,不再是如何针对新党,而是把心思放在青苗法的本身。

    思忖片刻,苏辙认真地道:“臣以为,青苗法本身是有利于民的,它最大的利,在于可救百姓于水火,在灾荒之年,朝廷和官府可为百姓兜底,如果地方官员能够一丝不苟执行这条政令,对百姓来说其实是善政。”

    “可它的弊病也很明显,那就是政令下到地方,落实起来往往被心怀不轨的官员故意歪曲,与民间的士商和地主勾结,盘剥百姓以此牟取私利。”

    “它最大的问题,是朝廷缺少对地方的监管,以至于一本好经让地方上的和尚念歪了。”

    一番话说完苏辙忐忑不安地看了一眼赵孝骞的表情。

    赵孝骞身侧的章惇捋须缓缓点头,虽然彼此各属不同阵营,但苏辙的看法与他根本上是一致的。

    毕竟都是沉浮官场多年的老狐狸,眼光和思路自然比普通人敏锐多了。

    抛开彼此针对的立场,单纯就事论事的话,其实大家都能一眼看到新政的利弊,只不过以前牵扯了太多的阵营的权力利益,有些事情明知不该这么做,为了在党争中获胜,也只好昧着良心做了。

    赵孝骞也缓缓点头。

    之所以特别点名苏辙,就是因为苏辙的身份,是旧党的领袖之一,赵孝骞要看看经过刚才的一番敲打后,旧党是否仍然不思悔改,仍然只为谋人,而怠于谋事。

    现在看来,苏辙和旧党官员们大约也知晓利害了,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位登基不久的官家的脾性。

    他是不喜欢内斗太激烈的,尤其是商议正事的时候,更忌讳把个人和党系的情绪立场代入到正事里,影响了事情本身的公正。

    于是苏辙也果断改变了情绪,难得地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说出这番话。

    确实很难得,要知道苏辙是旧党,向来是特别反对王安石的新政的,这一次居然能客观公正地说了几句青苗法的好话,简直是不可思议,在座的旧党官员们都惊愕地睁大了眼。

    赵孝骞对苏辙的回答表示很满意。

    党争或许会一直存在,赵孝骞也默许它必须存在,但在商议正事的时候,还是需要这种公正的态度。

    “子由先生所言,与子厚先生如出一辙,你们的看法是一致的,青苗法在地方上的落实确实弊病甚多,最大的弊病是缺少朝廷的监管,以至于让地方官员和士商地主钻了空子,胡作非为。”赵孝骞缓缓道。

    苏辙立马扭头望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