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关灯
护眼
第49章 请老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该如此。

然而再细细一想,刘徽怎么错了?

“汲中大夫,是我错了吗?我错在不该拿家国天下,不该拿天下子民当回事?”

刘徽没有得到汲黯的答案,没有因此停下,反而继续追问。

汲黯哪能说出刘徽有错的话。

国家兴亡,并非和女子没有关系,他没有那么厚的脸皮说。

“既然汲中大夫并不认为我有错,我也想问问汲中大夫,为大汉育人才,多养出几个正直敢言之人,非汲中大夫所愿?汲中大夫当真不希望自己的正直流传下来,为更多的人效仿?汲中大夫,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自学成才。

教书育人在于,把你的想法,你的行事准则传播下去,百人中若有一人得汲中大夫的真传,便是大幸。

汲中大夫当真不愿意往鸣堂传道授业?”

刘徽何许人,看出汲黯是有原则不假,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讲道理好。

讲道理便用道理来说服人。

当下,刘徽道:“汲中大夫考虑考虑,我去请别的人。”

别的人。

汲黯没能忍住问:“长公主打算寻何人?”

“三公九卿无一例外,都要请过去。

读书识字,不都为了求得一个好前程,把三公九卿全请到鸣堂,让他们为未来的学子讲一讲课,论上一论未来,给他们一个目标,有何不可?”

刘徽在刘彻面前都敢承认她打的并非是一个人的主意,大汉朝的官,无一例外,都有他们的长处,把他们请过去上课,有何不可?

刘徽压根不认为有问题。

汲黯脸都黑了,三公九卿里,有几个人的心思好的,又有几个心思不正的,他比刘徽有数。

“长公主还打算让张廷尉也去?”

别的人还好,张汤,酷吏,刘徽也能让张汤去?汲黯等着刘徽答案。

刘徽认真道:“查案问案的本事,张廷尉还是有的。

原来我想,由一身正气的汲中大夫为我们鸣堂的学生正心,以后保证不管谁教所谓的算计,心术不正的东西,都不用担心。

谁承想汲中大夫并不愿意往我们鸣堂去?也不知道去哪儿再寻像汲中大夫一样正直无私的人,唉……”

长长一叹,望向汲黯的眼神透着惋惜。

汲黯让刘徽肯定得,不能说没有半分高兴,心里想的何尝不是,刘徽对他这样的肯定,刘徽请三公九卿去鸣堂上课,刘徽出面,不用想都知道,其他人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刘徽能够出面请人,证明事情是经过刘彻同意。

刘彻同意的事,如张汤等人,定会去鸣堂。

一群心不正的人教起鸣堂的人,要是将来都学了他们一样,于大汉可是巨大的不幸。

“臣可以去鸣堂授课。

臣有一个条件。”

汲黯一想到刘徽手下的鸣堂,以后出来的都是像张汤那些人的样子,怕是他要气死。

因此,汲黯没有办法,鸣堂他是不想去也要去!

“汲中大夫的条件是,让我放弃请在你眼里心术不正的人到鸣堂去授课?”

不用汲黯张口,刘徽已然知晓汲黯所请。

汲黯盯紧刘徽,不可否认一点,刘徽极聪明。

“长公主会答应吗?”

汲黯沉着相询。

不料刘徽摇头,“不能。

汲中大夫很重要,但三公九卿各有所长。

汲中大夫不可能让大汉只存在一种人。

父皇不能容于只有一种臣子,我当然不可能只培养一种人才。

人才如花,当百花齐放才是。”

把人才比成花,不能说刘徽说得不对,可是不可否认一点,若是天下人一心追逐名利,而无家国天下人,那确定可以吗?

“人有私心,如何把握公心和私心的尺度,看教的人。”

刘徽幽幽的丢下此话。

汲黯岂不明白,刘徽是让他们各凭本事,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大汉朝占据的份量,各显本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