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办法了?以夷制夷。”
让乌桓国搬家,霍去病打的是让乌桓国监视匈奴的主意。
“想让乌桓真正为我们所用不容易。”
一国之事,想让举国上下的人都一心听命于大汉,绝无可能。
大兵压境时,因为害怕畏惧,不得不称臣,大军撤离后,他们都可以随时反悔。
刘徽道:“以利动之。
这事交给我。”
扬起眉,刘徽自信满满。
霍去病看在眼里,想到西域的情况,露出笑容道:“好。”
祭祀烈士,有了河西的先例,刘徽领一众将士再以太牢之礼开祭,祭祀之后,刘徽和霍去病去了一趟乌桓,跟人谈了一笔生意。
大汉如今有的新东西,盐也罢,糖也好,哪怕是纸张,对乌桓都是新奇且稀罕无比的存在。
大汉可以和乌桓交易,乌桓所需要的一切,大汉都能给。
但是,有一个前提:称臣为大汉所用。
乌桓国原本就对大汉心存畏惧的,否则也不会不得不听令而迁徙。
可是,那是因为恐惧。
如今有了利益,针对大汉拿出来的东西,每一样都是乌桓所缺的宝贝。
能够满足国人所需,不过是成为大汉的眼线,帮大汉看紧匈奴罢了,利益足够,有何不可。
两国达成共识,刘徽和霍去病便赶回定襄。
也要准备回长安了!
刘据其实也想去看看乌桓是何模样,可惜,刘徽和霍去病都没有任何想事他出去一趟的心思。
但在河西所见,加之在定襄里也见过边境之象,刘据似也懂得民生之苦,比之从前的仁厚,添了几分悲悯。
一路回长安的路上,刘据想,应该没有什么事了吧。
结果刘徽拿出一张图,开始跟人一路商量如何修路造桥,为此一次一次的停下,跟人攀上高山,峡谷。
刘据听着刘徽跟身边的人讨论,他反正是听不懂。
一些专业的名词他更是听得眼睛懵。
结果一看何止是刘徽,连霍去病也跟人聊得条条是道。
刘据!
!
他是知道霍去病和刘徽在刘彻跟前长大,兵法谋略,两人都一再得到刘彻的夸赞,本事就不用再说,一等一的好。
对,中科院负责研究出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武器,日常所需,修渠引水,造桥修路,中科院的人是汇集各种你想像不到有人才。
可是,怎么没有人告诉他,刘徽和霍去病其实也是懂得修路的事?
私底下,刘据没能忍住看了看刘徽拿回来的图,上面用红笔标注得一清二楚,哪些地方需要移山,哪些地方需要引水,写得分外清楚。
刘据自是认得上面的字迹是刘徽的。
“二姐和表哥怎么还会修路平山?”
刘据想,刘徽和霍去病怎么还学起这些苦事?
结果刘徽不以为然的道:“不过是听中科院的人讲了几回,学了些。
我哪里会,都是中科院的人勘查定下的方案,我和表哥顶多是提些问题。”
提问题提得一个个中科院的人如临大敌,战战兢兢?
刘据撇了撇嘴,昂头望天,他不是聪明人,他不要去猜度聪明人的想法。
“要下雨了。”
霍去病提一句。
正好看着天的刘据眼珠转了一圈,如今万里晴空的样子,哪里像是要下雨的?霍去病尽胡说。
“让人收拾好东西。”
刘徽卷起手里的纸,提醒一众人。
刘据瞥过刘徽一眼,想的是,额,刘徽不至于吧,霍去病说什么她信什么?刘据难得胆大一回,对霍去病表示怀疑。
然而在刘徽登上马车时,一看刘据在呆,招呼道:“阿据,要下雨了,上马车。”
刘据注意到霍去病在刘徽的身边,那意思,他们要呆在一辆马车上?
“上车。”
霍去病注意到刘据似在呆,虽不明所以,也不妨碍他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