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不善的目光落在刘屈氂的身上,那又何止是刘徽。
卫青、霍去病、刘据的目光都审视的落在刘屈氂的身上。
“臣不敢。
臣只是希望长公主记住陛下的吩咐。
陛下让臣去查查此案,请长公主切莫插手。”
刘屈氂不敢不低下头,中书令又如何,他是怎么当上这个中书令的他自己最是清楚。
跟刘徽抗衡?他没有那个可能。
不过,刘屈氂也是懂得如何借力打力的。
“啪。”
又一记耳光落在刘屈氂的脸上,打得比刚刚还重,清晰的印子提醒刘屈氂他所受到的屈辱。
“阿徽。”
刘徽出手太快,谁都不曾防备,等到看清刘屈氂脸上的印子时反应过来也都晚了。
卫青能怎么办?只能唤一声提醒刘徽别再动手。
刘徽不管,冷声警告道:“你可以再说一句,看我敢不敢打你?你中书省的事我一向不管。
我尚书省的事也轮不到你来教我。
你若不服便大声的请父皇出来,看看我打你的两个耳光你是冤枉还是不冤枉。”
敢做的刘徽全然不怕事。
闹到刘彻跟前信不信她照样敢当着刘彻的面打人。
刘屈氂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对刘徽说三道四?真以为自己是大汉独一无二的丞相?
丞相,宰相,刘徽更是大汉的长公主,三省中握有实权的那一个人。
早些年无人敢与之抗衡,如今的刘屈氂竟敢对刘徽多作要求?
“我要是想查事,用不着六部的人,你当本宫手里连能用的人都没有?”
刘徽质问一番,确实好奇在他们的心里,刘徽可以用的只有六部的官员吗?
哼,要查清楚一件事,刘徽全然不需要让六部的人出手。
“案子你最好查个清楚,但凡你要是查不清楚,就该查你了。”
刘徽不解刘彻怎么会派刘屈氂去查,可是既然刘彻下了令,刘徽心里不管如何的不认同,如果刘屈氂不寻刘徽,刘徽得另寻别的办法如何介入案子。
刘屈氂送上门来。
好啊,给她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刘徽当下心中有了计较,毫不犹豫的转身而去。
刘屈氂呢?挨了两记耳光,而且是绝不可能有还回去,依然得赔罪道:“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望。
还请公主息怒。”
他的那些话的意思,刘徽压根不想多管,人走远了,直接出了宫门回的公主府。
同连翘一通吩咐,而且当着程远和闵娘的面。
她才刚吩咐不久,程远出去了一趟又回来了,朝刘徽道:“长公主,陛下不希望公主查查此事。”
听着这话刘徽只问:“何故?”
不想让刘徽查,就得给刘徽一个不查的理由吧。
程远在刘徽的耳边一阵低语,刘徽静默些许,随之将面前的案几给掀了。
看在眼里的程远急忙跪下,不敢再说一句。
“好,真真是好,好啊!”
连声的赞着好,那是真好吗?当然不是。
刘徽不得不听话,可是事情没完呢。
登闻鼓响起一次后,第一次的案子尚未查个水落石出,再一次响起,还是有人贪墨抚恤金,而且为了杜绝消息泄露,竟然杀害战死的将士之后!
如此恶事,伤天害理,行此事的人禽兽不如。
刘徽听完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事情闹得如此大,也不知道刘彻是不是依然要压下去。
一时间,刘徽既希望刘彻能够让人去查查,还天下人一个公道,又希望他不查。
案子刘彻还是一样的态度,交给刘屈氂来查查。
查查查,查了一年半载下来,却只是将罪名扣到几个小官头上,连同调换铠甲一事。
而且刘彻竟然信了刘屈氂交上来的结果。
如此结果刘徽如何能按捺住,当即进宫求见刘彻,可是在未央宫门前却让人拦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