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关灯
护眼
第433章 可口可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那份《与宝岛关系法》的草案复印件,就摊开在茶几上。

基辛格坐在沙发里,指间的雪茄已经烧了一长截灰,但他似乎忘了弹。

“他们这是在给我们上眼药。”基辛格的声音沙哑,透着深深的疲惫,“国会里那些老家伙,有些人是拿了钱,有些人是脑子还停在五十年代。他们不在乎什么战略大局,他们只在乎自己选区里那些听了半辈子‘红色恐惧’宣传的选民。”

陈山坐在他对面,没有去碰那份文件。他的目光越过基辛格,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博士,您比我更清楚。”陈山收回目光,“如果福特总统签了字,北京那边的谈判桌就会立刻被掀翻。如果不签,国会就会让总统接下来的两年寸步难行。”

基辛格苦笑了一声,终于把雪茄灰弹进了水晶烟灰缸里。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绕过国会,直接触达普通民众神经的突破口。”

他抬起头,鹰一样的眼睛盯着陈山,“总统现在的压力太大了。最新的民调显示,仍然有超过七成的美国人,认为华夏是一个危险的、封闭的‘红色帝国’。在这样的民意基础下,任何实质性的让步,都会被政敌攻击为软弱。”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只有墙上的挂钟发出沉闷的“嘀嗒”声。

梁文辉站在角里,手里拿着笔记本,大气都不敢出。

他能感觉到,两位巨头之间的空气正在被压缩到极限。

“谈判已经陷入僵局了。”

基辛格继续道,语气里多了一丝焦躁,“我们派去的先遣工作组,在北京谈了整整一周。除了在公报措辞上抠字眼,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双方都充满了不信任。”

“因为你们缺乏一个共同的语言。”陈山突然道。

“共同语言?”基辛格皱起眉头,“我们有最好的翻译。”

“我指的不是英语或中文。”陈山站起身,走到房间的酒柜前。但他没有拿酒。

他打开了旁边的冰箱。

基辛格疑惑地看着他的举动。

陈山从冰箱里,拿出了一瓶褐色的、还在冒着冷气的玻璃瓶饮料。

“咔嚓。”

他用开瓶器撬开了瓶盖,一股白色的气体瞬间冒了出来,伴随着那种全世界都熟悉的“嘶嘶”声。

陈山拿着这瓶饮料,走回茶几前,把它轻轻放在了那份《与宝岛关系法》的文件上。

褐色的瓶身,红色的商标,上面写着花体的白色英文字母:COCa-CO。

基辛格愣住了。他看了看那瓶可乐,又看了看陈山,脸上露出一丝难以置信,甚至是被戏弄的恼怒。

“陈,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基辛格的声音沉了下来,“我们在讨论的是两个核大国的未来。”

“我从来不开玩笑。”陈山重新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玻璃瓶身,发出清脆的声响。

“博士,您刚才,七成美国人觉得华夏是危险的。”陈山身子微微前倾,目光如炬,“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在那里,看到过他们熟悉的东西。”

“对于一个俄亥俄州的钢铁工人,或者一个堪萨斯州的农民来,什么‘联合公报’,什么‘战略制衡’,都太遥远了。”

陈山指了指那瓶可乐。

“但这个,他们懂。”

基辛格的眉头锁得更紧了,但他没有打断陈山。作为顶级的战略家,他有一种直觉,陈山接下来要的话,可能会超出他的认知框架。

“想象一下,博士。”陈山的声音变得富有感染力,像是在描绘一幅画面,“当《时代周刊》的记者,在北京的长城上,拍到一张照片。”

“一个穿着绿军装的华夏士兵,或者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华夏孩子,手里拿着一瓶可口可乐,脸上露出那种被碳酸气冲到鼻子的笑容。”

陈山顿了顿,观察着基辛格的表情变化。

“当美国人在早餐桌上看到这张照片时,他们会怎么想?”

“他们会觉得,哦,原来那里的人,也喝这玩意儿。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