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逸飞官场之路

关灯
护眼
第117章 到哪里去弄这150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燕萍知道自己有些浮躁了。

她觉得自己仿佛正在登着木梯爬墙,结果爬到半腰的时候,梯子却突然被人给撤走了。

“如果财政所不缺钱,花多少有多少,我们还搞工业园干什么?

花钱办事儿,谁不会干?

没钱还能办好事情,才能显示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

我还是那句话,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无困难。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一定很好地完成乡工业园的三通建设。”

王燕萍果断搁置争议,转而进行下一个议题。

“国家为展高效农业,扶持农民搞好大棚种植,今年向部分省市放了一部分专项扶持资金。

分配给咱们莆贤市的扶持资金是800万。”

“我们乡提出了一个“万亩大棚蔬菜”

种植计划,建议市农业局不要撒芝麻盐,而是把这笔资金集中我乡使用,充分挥示范带头作用。”

“市农业局批给我乡500万。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刘旭红,市长孙启笙都在报告上签了字,同意这一方案。”

“估计再过十天半个月,这笔扶持资金就会到达我乡财政账户。”

“我的意见是把‘万亩大棚蔬菜’基地放在吕屯、任李庄、前后梅四个村庄。

这四个村庄都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对种植大棚蔬菜这样的新生事物比较容易接受。”

“运舟,你是高效农业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这几个村庄又都属于你管区,你先说说你的看法。”

前后梅管区是武运舟的老管区。

因为邬乘风在闫家胡同吃了瘪,被人打破了头,才和武运舟对调。

后来,秦逸飞担任了副乡长,就把南胡同管区一分为二。

秦逸飞接手了最刺头的闫家胡同和另外两个村子,担任了新成立的闫家胡同管区书记,武运舟继续担任南胡同管区书记。

为了搞好“万亩大棚蔬菜”

种植,乡党委把邬乘风和武运舟的管区,又重新对调了回来。

“书记,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您看看行不行?”

“我们不搞一万亩,我们搞六千或者七千亩,对外宣传就说一万亩,难道上级还会派人来亲自丈量不成?”

“运舟,你这么做究竟为了什么?

你是不是在打国家下拨的这笔专项扶持资金的主意?”

“孙启笙市长可是话了,谁要是敢动这笔专项扶持资金,就剁掉谁的手!”

王燕萍的脸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还没有干活儿,就惦记着这笔专项扶持资金。

武运舟啊武运舟,还真没有看出来,你就这么点儿出息!

“不不,王书记,我并没有想挪用这笔专项扶持资金。”

“我只是想,只是想变通一下!”

武运舟没有想到,王书记竟然这么大的火,心里难免有点儿紧张。

“按照我们的规定,修建大棚的钱,乡政府和农户各占50。

我担心农民手里没有这么多的钱。”

“为了解决农民的困难,也好调动他们修建、种植蔬菜大棚的积极性。

是不是把农户拿钱比例降低一些?最好不让农民自己掏钱,资金全部由乡政府负担?”

“不行!”

“凡是白白得到的东西,人们都不会好好珍惜!”

“如果不让农民自己掏钱,他们就会觉得,大棚蔬菜种好种坏对他们影响不大,他们对大棚蔬菜管理就不会上心。

一旦他们不上心,就是我们聘请神仙担任技术指导员,大棚蔬菜也种植不好!”

“俗话说,割肉肉疼,拿钱心疼。

只有把大棚蔬菜种植和农民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他们才会心无旁贷、死心塌地地侍弄蔬菜大棚!”

“这可以说是我国农民的劣根,也可以说是我国农民最大的优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