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逸飞官场之路

关灯
护眼
第214章 推心置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秦逸飞看到钟书记的眼睛亮了,他趁热打铁。

“古代战争,人们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现在商战同样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刚才我说过了,未来五到十年,正是棉纺织行业被西方达国家已经淘汰、而展中国家还没有展起来的空窗期。

能够看到这个机遇的,绝对不可能只有我们,必定还有不少人。

但是,真正抓住这一机遇的人却绝对不会很多。

因为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少之又少。

而我们莆贤却恰恰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有利条件。

先说‘天时’。

当前棉纺行业已经被西方达国家淘汰,而展中国家还没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因为生产能力不足,货源短缺,必定造成棉纱价格上涨。

这时,谁拥有强大的棉纱生产能力,谁就占据了‘天时’。

我们莆贤国棉厂拥有三十多万纱锭的生产能力,这就是我们的‘天时’。

当然,只要有钱有外汇,也可以从日本进口纺纱设备。

快则半年迟则一年,也能修建一个新的纱厂。

但是,要培养几百个甚至几千个熟练技术工人,就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了?

像我们莆贤国棉厂这样,储备了几千名熟练纺纱工的单位,还真不多见。

这就是我们在人才方面的优势,这就是‘人和’。

最后再看看我们的‘地利’。

由于棉铃虫大爆,种棉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棉农种植棉花积极性严重受挫,导致全世界棉花产量骤减。

棉花成了紧俏物资,有钱都不容易买到。

而我们莆贤市是全国重要产棉区,近几年皮棉产量,一直占全国棉花产量的七分之一。

另外,信陵县棉花市场虽然被取缔了,那些贩卖棉花的商贩还在,他们还拥有买天下卖天下的能力。

现在尽管大部分棉纺厂都在为棉花愁,唯独我们莆贤市国棉厂没有后顾之忧。

这就是我们的‘地利’。”

“像我们这样同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如果展顺利的话,很有可能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龙头老大。”

秦逸飞记得,大名鼎鼎的魏桥集团,五年之前才刚刚投资1000多万,上马了一个16万纱锭纺纱厂。

经过滚雪球式的展,其规模越来越大。

到了1998年,魏桥竟收购了和莆贤国棉厂规模相差不大的“滨州国棉”

,实力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

逐渐展成亚洲最大的纺织企业,成功进入世界500强。

而号称纺织行业亚洲第二的华芳集团,其前身只是塘桥综合厂下面的一个纺纱车间。

两年前它兼并了塘桥色织厂和红星针织厂等企业,才走上快展之路。

到了1998年,就展成仅次于魏桥集团的亚洲第二大纺织企业。

莆贤国棉厂的各种条件都不比他们差,秦逸飞不敢说越他们,但是把莆贤国棉厂展成,比肩魏桥集团和华芳集团的第三大棉纺企业,他还是信心十足的。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钟延睦虽然缺乏舍我其谁、睥睨天下的王霸之气,却非常善于把握机遇、适时而动。

他略一思考,就打定了主意。

“逸飞,我本来打算,让你在担任我秘书之前,到省委党校短训班培训两个月,充充电,也开阔开阔眼界。

现在看来不行了。

时不我待,我马上就要着手开展国棉厂改制的工作。

你作为我的秘书和助手,也必须立刻参与其中。

明天星期一上午,你就到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二科报到。

我让子韬部长给你办理手续。”

秦逸飞有些惊讶。

三个领导,三种风格。

县委书记马志远打算让自己担任他秘书,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