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看他的样子,他比余令还要轻松,赵千户看的出来,这个肖五根本就没练过,全靠蛮力。
放下石锁,肖五忍不住嘟囔道:
“没有大慈恩寺的那个钟重,小臣应该来试试,我觉得他能把这玩意抱着跑。”
成绩不好,赵千户有点不好意思。
余令倒觉得这个成绩不错,已经很厉害了,宽慰道:“很好了,真的!”
赵千户不知道余令是在夸赞自己,还是在笑话自己,笑了笑,没说话!
“卫所有多少匹马?”
“三百!”
“这么少?”
赵千户闻言感激道:“不少了,有的卫所不足一百匹!”
“为啥?”
“因为岁赐,我们要给蒙古鞑子钱,我们向鞑虏买马,除了给予马匹的价格以外,还需给予抚赏费!”
“朝廷出一部分,地方出一部分,可地方没钱,上头又逼得急,就只有卖马了,如此......”
余令懂了,只有无奈的苦笑。
岁赐二字带了一个赐。
虽然是为了拉拢蒙古各部而进行的一种赏赐,说到底还是花钱买和平。
……
余令在无奈的苦笑,望着下面闹哄哄的官吏,刘敏宽也在苦笑。
“总督,今年要结束了,鞑子已经在派人催促新的一年的岁赐了!”
刘敏宽沉声道:“还是按照封贡八议的规定走么?”
姜槐道闻言起身道:“涨了!”
“多少?”
“市赏岁以二十三万八千两!”
刘敏宽闻言怒声道:“得寸进尺!”
姜槐道闻言无奈道:
“大人,亲近我大明的三娘子过世了,她的长孙卜失兔继承了顺义王,三娘子的多个儿子不服他,他自然需要钱来招兵买马!”
刘敏宽点了点头:“拿章程吧,找一个可靠的官员去见顺义王,这岁赐不能涨!”
议论声又响起,半天没头绪,先前这件事都是太子太保郑洛带队去完成。
如今他死了,大明就再也没有了一个比他更懂蒙古的大明官员。
“下官举荐余令余守心!”
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