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关灯
护眼
第62章 清点库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现在,他开始正式仔仔细细地查看这处溶洞的具体情况。

他来到最开始的洞口外边,走进那些库房翻看。

这一看,他心中瞬间兴奋起来。

没想到,他进去的第一间库房里,居然就是放的粮食。

库房里面,小麦最少有三四千斤,一袋一袋堆积如山,还有的装在一个个巨大的木柜里。

那些小麦颗粒饱满,泛着金灿灿的光泽,非常的新鲜,看样子应该是今年刚刚收成的。

另外还有一些玉米,估计得有二千多斤。

同时,土豆、红薯起码各有一两千斤,堆得像小山包似的。

稻谷,同样最少也有两三千斤。

两个大木柜里,都装满了花生,还有一个柜子装着满满的瓜子。

这些柜子非常大,足有一米五高,宽一米五,长约两米,而且用料十分厚实,敲击上去出沉闷的声响。

除了这些,让赵国强意外的是,库房里还放了不少果子。

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还有蓝莓干、干核桃等等。

这些果子应该就是今年他们在天坑四面山壁上种植的果树上采收的,果香混合着粮食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看来,这里是这些小日子人专门堆放吃食的地方。

离开这处库房,他来到旁边另一处溶洞。

这里同样是一个个大木柜子,而且都没有上锁。

走到第一个柜子前,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柜门。

一片雪白映入眼帘,里面居然是一柜子压得结结实实的棉花。

即便棉花分量轻,这一柜子少说也得有两三百斤,毕竟这柜子又高又大。

没想到,小日子人准备得这么充分。

他们在这天坑之中,看来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估计这些家伙在这里做着准备,还在等待着他们国家的大部队到来。

从天坑之中这些人的年纪看,当时小日子人撤走的时候,留下的全部都是最年轻的青壮,他们当时肯定还在做着卷土重来的美梦。

他走到第二个大木柜前,再次打开柜门。

里面居然是用篷布卷起来的一卷卷布料。

外层两三圈的篷布很厚,而中间的布料很薄,用手一捏,就能感觉到里面是柔软的棉布。

赵国强仔细数了一下,一排是十卷布,总共七排,这里面竟然有七十卷布匹。

这些布颜色多样,有黑色、灰色、青色、藏青色、白色,甚至还现了两卷白色的的确凉布。

的确良“涤纶”

是一九三零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科学家卡罗瑟斯研的合成纤维,最初被命名为“达克纶”

龙国因为历代以来,明创造一直被嘲鄙为奇技淫巧,科技自然落后,对涤纶的自主研制直到五八年才在上海次研成功。

至于规模化生产,那就更晚了,要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从西方蛮夷手里引进别人厂里淘汰的化纤设备才最终实现。

接下来,他又查看了一个柜子,现里面是一些零散的布皮,应该是小日子平常取用的。

除了布皮,在库房里居然还有两个柜子,里面装满了军靴、棉鞋、布鞋,甚至还有皮鞋。

不过这些皮鞋看样子做工粗糙,应该是他们自己用机器粗略加工的,鞋面上还能看到一些不规整的痕迹。

接下来他在一个柜子里面,居然现了不少的灯泡,还有电线。

看了这两处地方,他向着食堂走去。

还没到食堂,在食堂边上,他居然现了另一样好东西——打米机和磨面机。

让赵国强惊喜的是,打米机居然有两台,磨面机也有两台,居然还是双份的!

打米机和磨面机边上都各有一个工具箱,赵国强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打米机、磨面机的配件。

如果打米机、磨面机坏了,还可以进行更换零部件。

要知道,现在龙国因为科技落后,从一九四零年到一九七零年代初期,龙国的粮食加工器具都主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