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难攻略

关灯
护眼
第548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书写钱粮,毕竟他并不知道这本奏疏是否会存档,又是否会被有心人翻阅。

    正因为他这般举动,朱高煦已然料到了这件事情会耗费很大。

    王回没有参与江南和西南的争端,为的就是这件事情……

    “以臣之估算,大约需要五千万贯左右……”

    王回恭敬作揖,而后给出回答。

    这个回答让一旁的朱瞻壑瞳孔紧缩,反倒是朱高煦早就预料到了,并未感到吃惊。

    现在大明的许多官员虽然接受的是新学,但思维依旧没有彻底转变过来,类似王回这种人是很少的,大部分都被朱高煦聚集起来投入太学了。

    不过这并非说太学单拉几个出来都是王回,毕竟能像王回这种有权谋手段,还能以新学思维进行治国的人太少了。

    许多官员尽管一直见到了蒸汽机车、蒸汽机船、自行车、和黄包车、化肥等科技产物,但他们只是局限于了解,并没有多少人会前往工厂询问那些机器的造价,制造机器的时间和流程等等。

    恰好,王回在吉林那几年,他一直在各个工厂走动,同时通过邸报和张孟存等人传给他的奏疏了解北方各处情况。

    全因如此,他才能写出如此完善的革新奏疏。

    一台大型的机器,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是以年计数的,耗费的钱粮也是以万计数。

    类似北方的三大船厂虽然得到了拨款,但至今还没有能力单独生产出一艘蒸汽机船,仍然需要太学派遣学者帮助他们。

    三大船厂是这样,北方的大部分工厂也是这样。

    所以想要北方资源产能翻倍,并再修建三百多个中大型工厂,这需要耗费的钱粮并不是小数目。

    王回也是等着朝廷对十六商帮下手,财政足够充裕,才敢呈上这份奏疏。

    “这本奏疏暂时留在我这里,待我完善发布,北方革变由你操手。”

    朱高煦将奏疏放在了桌上显眼的位置,王回见状起身作揖:“臣告退……”

    在朱高煦的注视下,王回缓缓后退并转身走出了偏殿。

    在他走出的同时,杨荣等人纷纷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能占用陛下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足以说明王回所奏报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大事。

    想到这里,杨荣等人各有心思,而偏殿内的朱高煦则是侧目看向朱瞻壑:“这份奏疏如何?”

    “儿臣理政多年,未曾见到如此具有匠心的奏疏,虽然处处有着父亲的痕迹,但若是此政施行,北地数十万户百姓的生计足能解决。”

    “不仅如此,北方也能在十年后独占鳌头,将南边压制住。”

    “若是能达到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