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喜庆气氛尚未散去,沈家小院和村里的“草木灰工坊”
却已早早忙碌起来。
荷兰追加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其他客户的询价单也摞了厚厚一叠,除了防潮袋,还有对“华国特色”
收纳袋、围裙甚至桌布的浓厚兴趣。
马丁在最新的电报里不无兴奋地强调:“‘乡村工坊’和‘小蘑菇’的故事已经在小圈子里传开了,他们想要的是有故事、有温度的手工品!
抓紧机会!”
巨大的需求像一块甜蜜的蛋糕,也像一道紧迫的难题。
工坊里二十几台老织布机昼夜不停地“唧唧复唧唧”
,妇女们的手指翻飞,梭子在经线间穿梭,织出带着独特纹理和“华国温度”
的粗布。
然而,纯手工的产量终究有限,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交货期的压力像一块逐渐增重的石头,压在沈静文心头。
这天下午,沈静文和老周、沈静秋正在工坊里,和王大娘、张婶等几个骨干商量着扩大规模、添置几台半自动织布机的事宜,外面传来一阵孩子们特有的喧闹声。
“妈!
我们来了!”
是麟儿清亮的声音。
只见麟儿背着个小书包,一手牵着朵朵,朵朵怀里宝贝似的抱着她的画夹,后面跟着一脸严肃、拿着小本本的敦敦,连月儿也跟来了,利落地帮阿丹整理了一下歪掉的小帽子。
霍宁川在门口笑着对他们挥挥手,示意他们进去。
“哟,麟儿来啦!
还有朵朵敦敦月儿,连阿丹也来啦?”
王大娘看到孩子们,脸上立刻绽开笑容,放下手里的活计。
麟儿走到沈静文面前,表情很认真:“妈妈,我们不是来玩的。
我答应过寒假来教阿姨们学英语,今天就开始!”
他说着,从书包里掏出几页纸,上面是他用工整的字迹写好的简单英语单词和短句,还配着朵朵画的小图案:
一个蘑菇代表hroo
一件衣服代表c1oth
还有he11o
thankyou
ho91ap>“对!
还有我的画!”
朵朵立刻举起画夹,翻开来,里面是她画的“英语小课堂”
场景:王大娘坐在织布机前,麟儿拿着卡片在教,旁边是朵朵画的蘑菇精灵在飞,写着“阿姨加油!”
。
这认真的架势把工坊里的妇女们都逗乐了。
“哎呦,麟儿老师要教我们‘外国话’啦?”
张婶打趣道。
“阿姨们好!”
麟儿丝毫不怯场,清了清嗓子,举起写着“he11o”
和蘑菇图案的卡片,字正腔圆地说:“这念‘哈喽’,就是打招呼,你好!”
。
“哈……哈喽?”
王大娘试着跟读,音有些生硬,引得大家善意的笑声。
“对!
很好!”
麟儿鼓励道,又拿出“thankyou(谢谢)”
的卡片。
朵朵在一旁当起了小助教,拿着画在旁边比划:“阿姨,你看,别人帮了你,你就说‘thankyou’,像小蘑菇微笑一样!”
孩子们天真又认真的态度感染了大家,工坊里一时充满了学习外语的新奇和欢乐。
连平时最沉默的李嫂也小声跟着念起来。
敦敦则安静地走到堆放成品的地方,拿出他的小本本和笔,开始认真地记录:哪种花色的袋子叠放了多少个,包装好的有多少,等待喷草木灰涂层的还剩多少。
他眉头微蹙,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月儿则熟门熟路地帮着霍母清点核对要走的货物清单,俨然一个小帮手的样子。
阿丹被沈母抱在怀里,看着哥哥姐姐们忙碌,大眼睛眨巴着,小嘴里也咿咿呀呀地学着麟儿的腔调:“哈……哦?”
惹得众人又是一阵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