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察觉到好些人的心情都显得不怎么好,可她的心情非常好!
怎么样,开始对付刘彻的人,料不到刘彻会因此不喜吗?
算计卫家,一个两个都当她不存在,以为对付卫家可以越过她不成?
她是何许人?
她能让他们对卫家出手?
敢对卫家出手,就不要怪她把他们的皮撕下来。
比起卫家虽然势大,却从来没有对刘彻有不利之心。
世家贵族们呢?
推出一个钩弋夫人,造成一个怪力乱神之象,奉承刘彻?
怎么,不知道那很有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起自己的脚吗?
钩弋夫人的事,刘彻不可能在见人前不让人去打听打听。
只要打听过,如今刘徽点破,尤其点出有人布局十几年,早早就把钩弋夫人给刘彻留着,刘彻断不可能当作不知道那么一回事,同样也不可能不管不顾。
查肯定是要查的,但通过此事让刘彻更看到世族们的不安分。
刘彻要对付世族,他很清楚大汉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世家贵族,如果不把世家贵族的问题解决,看着吧,他们大汉未必不会因此而亡。
拆了坞堡不够,刘徽那儿一定有别的法子。
刘彻相信刘徽,刘徽也正如他所料,直接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税地,虽说大汉自盐铁官营之后,加之刘徽交上的那些生意,国库的收益已然不再是靠着税收,但也不代表大汉不在意税收。
只是没有办法,世家贵族兼并土地,那私底下到底他们有多少田地,查不出来,也没有办法去查。
税收是大问题,他想不到办法解决,刘徽那么些年一点点的帮着他这个老父亲安排,给出解决办法。
具体的细节,刘徽早年开始琢磨的事,怕是她也想好的。
纵然想好,那也不代表刘徽是个霸道一言堂的人,她更乐意让三省六部的人一道参与,一起各抒己见。
万一他们有比她更好的主意呢?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刘徽纵然到了现在的地位,她不曾高看自己而低看别人。
刘彻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半天,吐一口气道:“仔细回去想想,拿出个章程来。”
此时刘彻已然明了他们各人的态度,既如此不妨试试,也好确定他们其中各自的才能。
也让外头的人知道,等各方的反应。
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的皇帝陛下,审视在场的人,也在考虑,到底其中有多少人参与钩弋夫人的事?
三省六部的官员里,哪一个会是钩弋夫人背后的人?
刘彻的态度早已表明,税收之法是一定要改的,该准备的早已经准备好了,无论是谁都不能阻止。
既如此,百官们需要做的事情是研究如何把税地一事办好。
得了,那样一歌,怎么把刘徽忘记了,他们可不都得吃亏。
“诺。”
不敢提反对意见,皇帝都表明了,税地绝不可能改的。
怎么的,他们难道还想再做些什么?
这会儿刘彻的心情不好,看向每一个人都透着审视和打量,似看透他们,洞悉他们所有的心思。
要不是他们能够控制住,没有过多的显露出情绪,怕是刘彻对他们会生出更多怀疑。
多少人在心里长长一叹,本以为传出关于卫子夫那样的一歌,定会引起刘彻对卫子夫一个皇后的不满。
想不到啊想不到,他们未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把刘徽惹毛了!
刘徽对钩弋夫人说的一番话,他们便知道,刘徽一直都在等他们出手。
在他们没有动之前,刘徽因为刘彻在上,不会主动挑起斗争。
可是,一旦他们出手,刘徽马上捉住机会,绝不会再给他们任何机会对付她。
就这样的刘徽,随税地的改策提出,好些人都骂娘了!
他们怎么把刘徽当成好欺负的人了呢?
那么多年来,他们和刘徽斗,有过一次占上风的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