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逸飞官场之路

关灯
护眼
第118章 恰到好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现在的干部还真是非常善良单纯!”

秦逸飞心里不由得一阵慨叹。

想想后世,有多少南方做生意赔了钱的“负翁”

老板,来到北方小县城。

仅凭一个听上去有些“高大上”

的公司名称,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就能说服当地政府给他们作担保,从银行贷出一大笔资金。

然后,他就用这笔资金给有关领导送礼,拿到一块地皮。

拿到地皮之后,他们就用这块地皮做抵押,再从银行贷出一笔资金。

他们就拿着这笔资金做幌子,让当地建筑公司或者建筑队垫资修建楼房。

楼房甚至刚刚打好地基,他们就从房管局拿到售楼证,开始售楼花。

结果,楼房还没有建好,楼房就已经售罄。

他们用售楼款支付承建商的垫资、偿还银行贷款,一点儿也不耽误事儿。

结果,那些在南方赔得精光,拉了一屁股债的南方人,却在北方空手套白狼,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再看看这个行事果断作风泼辣的乡镇女书记,竟然被150万愁得没办法。

“书记,其实咱们用不了150万。”

“咱们可以把‘果蔬加工厂’和‘太阳能热水器厂’的厂房修建,和工业园公路修建捆绑在一块儿。

只有为工业园垫资修路的建筑商,才能为两个工厂修建厂房。

并且承诺,今后凡是工业园的建筑工程,都优先安排这个建筑商。”

“我想,像咱们乡王运盛、刘景福这样家底殷实的建筑工程队,即使让他们全部垫资,他们也会接受!”

“当然,如果乡政府能够支付他们20—30的修路费用,那就更好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经秦逸飞这么一说,王燕萍才想起来。

乡政府虽然是国家最底层的一级政府,而且许多权力还被县级政府给收走,但是乡政府毕竟是一级人民政府,老百姓深受惯性思维影响,他们对乡政府还是保留着一种敬畏感。

和秦逸飞说的几乎一模一样,王燕萍还没有去找王运盛和刘景福,王运盛就来拜访王书记了。

商人的嗅觉比猎狗鼻子都灵。

秦店子乡工业园刚刚在乡党政联席会上通过,远征集团和省农开公司,仅仅表达了投资建厂的意向,正式合同还没有签订,运盛建筑工程队的老板王运盛就得到了消息。

省农开公司他接触不到,远征集团的曲百万,他却能拐着弯找上。

可惜,秦逸飞已经提前给曲百万打了招呼,让他不要把修建厂房这个活儿,轻易允诺给任何人。

谁要想揽到这个活儿,让他先过王燕萍书记这一关。

“王书记,听说咱们乡要修建工业园。”

“哦,王老板消息很灵通嘛!”

“嘿嘿,像我们这样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小老板儿,如果没有猎狗一样的鼻子,没有狐狸一样的耳朵,听不到消息,得不到线索,我们哪里还有钱赚?恐怕一个热乎屁都吃不到!”

“王老板不要拽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嘛!

秦店子乡谁不知晓你干工程了财,人送外号‘王百万’嘛!”

“名字是父母给取的,有很多名不副实。

像叫‘美丽’的并不要一定漂亮,叫‘健康’的反而是一个病秧子。

绰号是大家伙儿给取的,十有八九都不虚此名。

既然大家伙儿都叫你‘王百万’,恐怕你的资产绝对会有几百万!”

“这个工程你打算怎么干?王老板不妨说说你的思路。”

“邻居家门口晒花椒——真的麻了隔壁!

还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无论大官小官,男官女官,就没有一个不贪的。”

王运盛听王燕萍这样说,在心里忿忿吐槽了一番,然而嘴上说的却比唱得还好听。

“嘿嘿,我老王好歹也是从秦店子乡走出来的,非常愿意为家乡建设尽一点儿绵薄之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